安绮接到江柚的微信,说想拍一段详细描写准备卤肉卤菜过程的视频,着重刻画细节、氛围和匠人精神。
江柚连标题都想好了,叫《熬煮时光:卤肉卤菜诞生记》。
安绮的卤肉卤菜都是在空间处理的,购买处理熬煮都是在空间。
江柚的要求,安绮虽然觉得麻烦,但也不是不可以,就是需要考虑在哪里拍更好点呢。
系统莫名的激动:【这主意不错,标题也好,《熬煮时光》。】
安绮:“问题在哪里熬煮呢?”
顾时野说:“就在花园里吧。”
安绮:“咱家的花园,昨天是顾醒和小朋友的战场,今天要变成卤肉坊了。”
江柚还写了拍摄剧本,安绮翻看着。
剧本配着文字配着需要拍的视频,还有一段段描写着重刻画了以下细节:
“1。时间与氛围:凌晨开始,突出匠人的辛劳和对传统的坚守。蒸汽、灯光、香气营造沉浸感。
2。食材处理:强调清洗的细致(特别是猪大肠),焯水(鸡蛋煮熟敲裂),为后续入味打基础。
3。炒糖色:详细描写火候、颜色变化、加水时的剧烈反应,突出其技术性和重要性。
4。老卤与香料:老卤作为“灵魂”被郑重对待,香料品种、处理(拍裂草果)和配伍体现经验。纱布包的使用是细节。
5。下锅顺序与火候:按耐煮程度下料,大火沸煮撇沫,转文火慢煨,最后关火浸卤,这是卤味入骨入味的关键步骤。
6。调味:盐、酱油(生抽老抽区别)、糖、酒的加入时机和目的。
7。“浸卤”的魔力:特别强调关火后浸泡的重要性,这是味道渗透升华的核心。
8。出锅与浇汁:捞出沥汤后浇上温热的原卤汁,增加亮泽度和复合风味。
9。感官描写:贯穿始终的视觉(颜色变化)、嗅觉(各种香气的层次与融合)、听觉(炒糖色、加水、沸腾声)、触觉(揉搓食材)描写。
10。匠人精神:通过安绮的动作(沉稳、专注、熟练)、对火候的掌控、对老卤的珍惜来体现。”
凌晨的城市还在沉睡,顾家别墅的灯却已亮起。
昏黄的灯光下,安绮的身影在氤氲的蒸汽里忙碌,空气中开始弥漫开一种复杂而醇厚的香气前奏,那是准备唤醒沉睡食材、熬煮一锅好卤的开端。
配着视频,这一段段描写着重刻画了以下细节,安绮娓娓道来的解说着:
安绮照着江柚的剧本,和系统给的食谱开始操作,还一边干活一边讲解:“灶台旁的不锈钢大盆里,浸泡着今日的主角:肥瘦相间的猪前肘、纹理清晰的牛腱子、饱满厚实的鸡腿、颤巍巍的猪耳朵,还有洗得发白、打上了十字花刀以便入味的豆干和素鸡。”
第一步、食材的苏醒与净化。
清水没过食材,安绮的手探入凉凉的水中,仔细揉搓着每一块肉,指尖感受着皮肉的弹性和纹理。
血水在反复的换水中渐渐褪去,留下的是食材本身洁净的底色和淡淡的生肉气息。
猪大肠是另一番功夫,里外翻洗,粗盐、面粉、醋轮番上阵,直到那特有的异味被彻底征服,只留下干净的韧劲。
鸡蛋则在另一口小锅里,随着冷水咕嘟咕嘟地煮开、闷熟,再被小心地敲出蛛网般的裂纹,等待着卤汁的渗透。
安绮娓娓道来:“这是食材处理:强调清洗的细致(特别是猪大肠),焯水(鸡蛋煮熟敲裂),为后续入味打基础。”
第二步、烈焰与糖色的共舞。
一口黝黑厚重的大铁锅坐上了旺火的灶头。
安绮舀起一勺透亮的植物油滑入锅底,油热微烟时,抓一把晶莹的冰糖粒撒入。
“滋啦——”一声轻响,冰糖在热油中迅速融化,翻滚着,颜色由清亮透明转为浅黄、金黄,再至诱人的枣红。
安绮细细解说:“炒糖色,详细描写火候、颜色变化、加水时的剧烈反应,突出其技术性和重要性。”
火候是关键!安绮的眼神紧盯着锅中糖色的变化,手腕沉稳地晃动锅柄,让糖液均匀受热。
就在糖色即将转为焦苦的临界点,她迅速提起旁边一壶滚烫的开水,果断地沿着锅边倾泻而下!
“哗——!”巨大的声响伴随着腾空而起的猛烈蒸汽瞬间充满了厨房。滚水与滚烫的糖色激烈碰撞,发出沸腾的咆哮。
深琥珀色的糖色在沸水中化开,翻滚出浓密的气泡,焦糖的甜香混合着水汽猛烈地冲击着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