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肯认做小孩子心不定,满心以为娶了媳妇就好,所以她对二皇子的婚事千挑百选。
德妃心中最满意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她娘家的姑娘,叫徐芷瑶。性格天真活泼,明媚可爱,长的也好,和德妃年轻的时候很像。
家人叫她进宫,她一点儿也不怯场,对德妃一口一个姑姑地叫着,把她哄得很开心。
德妃满心希望她做自己儿媳,可是徐家地位不高,远比不上大皇子妃出自齐家。
德妃犹豫了,看上另一个家世不错的女孩子,叫苏云倾。
这位苏姑娘是正经书香门第出身,家中家风很好,父亲官声也不错,在仕林间很有名望。
二皇子周允仁勇武有余,文名不足,娶了这个姑娘,正是帮儿子取长补短的做法。
德妃打算让这个姑娘做二皇子的正妃,自家侄女为侧妃,两人一起入门。
这样一来,即便苏家姑娘名分压徐芷瑶一头,有自己和二皇子的袒护,自家侄女儿也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
这本是两全其美的打算,可惜二皇子自从在永福宫见了苏家姑娘一面,就像铁树开花,春心萌动了。
比起咋咋呼呼的表妹,周允仁更喜欢清冷美人苏姑娘。
他的心动不加掩饰,围着苏姑娘百般的殷勤周到,刺的德妃和徐芷瑶心酸不已。
德妃对苏姑娘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还算满意,变成不太情愿了。她甚至动了念头,想让苏云倾做侧妃,徐芷瑶为正。
这个想法在亲儿子那里碰了钉子,二皇子不同意,闹得德妃头疼。
德妃没工夫给良妃找麻烦,后宫渐渐安静下来。
前朝,大理寺对柳芳的调查按部就班地展开,有了这只鸡的教训在前,反对出兵的声音渐渐小了。
这几日廷议的内容,都围绕战略布局和后方补给展开。周高昱心满意足,一门心思扑在国家大事上,好几日没踏足后宫。
柳婉清从交泰殿回去之后,就再没出过门。听说她病的很重,接连几日高烧。
众人都知道她是为了柳芳获罪的缘故,怕被牵连,也没人去看她。
仿佛都默认云嫔这次栽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宫里最不缺拜高踩低的人,清宁阁缺穿少吃,渐渐有了寥落的景况。
可就在饭食都被敷衍的情况下,太医院对柳婉清的治疗可谓尽职尽责。每日点卯,甚至都不需要人太医院请。
翠竹只道医者仁心,满口念佛,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太医嘴里说着不用不用,转身就去了毓秀宫复命。
李环山凭着元春的扶持和叔父的提携,这几年在太医院混的风生水起,手底下也有不少徒子徒孙了。
这些日子辛勤往清宁阁跑的,就是李环山的手下。
“回宜妃娘娘,用了几日药,云嫔娘娘的身子渐已好转,想来不用多久,就可以下地了!”
“你费
心了……柳大人的判决即将下来,云嫔身为人子,无论如何也要赶在这之前醒来,才好亲自送一送一家老小,否则就太可怜了!”
“是,娘娘仁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崔明毕恭毕敬地接下玉罄递来的赏赐,心中大舒一口气。
刚接到李环山的命令时,他心中惊跳如鼓,以为宜妃是要借助他的手除了云嫔。
明知推辞不了,只好硬着头皮上,相当于把脑袋都拴在了裤腰带上。
没想到宜妃是真的让他治病救人,只不过是要避着人些。除此之外,无论云嫔要用什么药材,李环山眼都不眨就给批下来。
至于宜妃为什么要赶着让云嫔醒过来,崔明丝毫不在意,他装聋作哑地拿着奖赏,毫无心理负担地回去了。
“娘娘,为什么非要让云嫔赶着醒来?”玉罄不解地问。
元春冷笑一声,放下手中的茶杯说:“这种事,当然是要亲眼看了才能刻骨铭心,不然怎么让她牢牢记住始作俑者呢?”
“太医院那边,需不需要咱们再做的周全些?如今协理六宫的是良妃娘娘,那一位最是个细心人,万一被她发现了……”
“她发现又有什么要紧,本宫这是日行一善,以德报怨。她难道要去皇上跟前告本宫和云嫔交情不凡吗?只要让崔明当心他的药,不要叫人借刀杀人才好。”
元春说了不妨,玉罄就将此事揭过不提,只留心清宁阁的动静,时刻关心柳婉清是否醒来。
崔明也算有本事,赶在柳芳被判之前,真让一直高烧不退的柳婉清醒了过来。
柳婉清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哑着嗓子问翠竹:“家中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