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真对惠妃没有什么感情,可万一她顾及着小公主,不肯对惠妃下手,反倒将顺祥结果了,元春日后想要抓惠妃的把柄就难了。
想到这些,元春才让玉罄去送东西。
之后,李真真果然没来找她,这就印证了元春的猜测——李真真投鼠忌器了。
元春知道结果后也不沮丧,看玉罄一副气闷的样子,反倒笑着劝她:
“好了,急什么……这宫里过日子,最是急不得的,皇上不喜欢心思深沉的女子,要想片叶不沾身,咱们少不得多费些心思。倒是刘氏那里,你们可还按时送着消息?”
“主子放心吧,从来没有落下过。刘庶人就靠着三皇子的信息续命呢,月月都盼着。虽也怀疑咱们不安好心,可咱们的人去了,她那次不是早早就等在门口。唉,说起来,这才是为人母的慈心呢!”
可见惠妃对玉罄的冲击实在太大了,时不时都要感叹一句,元春看着她那“正当如此”的表情,没忍住露出笑意来。
这世间,有心疼孩子,愿意为孩子去死的母亲。自然也有全然不顾孩子,只在乎利益的母亲,这正是人间万相!”
第98章
其实,惠妃也不是真的完全不在乎孩子,但她有着自己的考量。
皇帝忙于朝政,许久不来后宫,就是来了,也没到长春宫看过。
惠妃很怕自己就这么一直被关下去,渐渐就失了势。
长春宫代表的不是她一个人,她的麾下还有孙贵人、赵珍儿、李秀容一干低位嫔妃,以及她这么多年,在后宫处心积虑经营的关系网。
这些人为她冲锋陷阵的原因,是她坚实的地位。
忠心建立在权力之上,要是她就这么倒了,这些趋利避害的奴才,很可能会反水背叛。
所以,她不能露怯,就算是演,也要演出如日中天的样子来。
惠妃起先找了娘家,想请娘家使力,免了她的禁足。
但柳家的教训在前,庄老
太爷不许庄家参与后宫争斗。
只传话让惠妃安分守己,等到大皇子成婚,皇上自然会解了她的禁足。
可惠妃不愿等,尤其是在家中明确授意她为侄女让路的时候,她心中的危机感更重了。
家里劝她安心辅佐大皇子,等大皇子有朝一日飞龙在天,她再母凭子贵,坐上高位。
描述的很美好,但惠妃觉得这是谎言。
且不说大皇子有多少良心,等到那时候,她都老了!后宫肯定有了新的女主人,难道要她去和自己的侄女争权吗?
何况她并不是大皇子生母,一个养母而已,头上又顶着许诗筠这个嫡母,这份“贵”没有多少分量。
想到这些,惠妃一咬牙,就打算从如意身上下手。
宜妃当初解了宫禁,多半就是四皇子的原因。
皇帝能关着一个不甚宠爱的妃子,他还能一直关着年纪不大的孩子吗?
把如意要回来,不但能解了这次的困局,对于以后也是大有裨益。
至于如意身上的烫伤,那是不可避免的损失,惠妃自认生她一场,要她付出这么点代价也不过分。
说不准此时痛一场,日后还能凭着这个“缺陷”,免去“抚边”的折磨,留在京城嫁回庄家,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惠妃自认为想的尽善尽美,计划实施的时候就没有一丝犹豫。
结果也确实如她所愿,皇上虽没亲口免了她的思过,但她打着看望公主的名头出入长春宫时,也没人来阻止她。
世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公主身上的烫伤在太医的精心照料下,已经基本愈合。
但是难以避免的,如意身上留下了大片难看的伤痕,据太医说,这片瘢痕日后还有可能凸起,想要完全看不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段时间,惠妃一直频繁往来长春宫与宁寿宫之间,对小公主的事指手画脚,半点没把李真真放在眼里。
难得如此境况下,李真真也没松口让她把孩子接走。每次惠妃作势要将如意接回长春宫玩耍,李真真都以养伤为由,替公主拒绝了。
后宫众人都看得出来,这两人的关系微妙,恐怕早晚有一争。
与此同时,褚香薇掌宫权以来,后宫无不敬服。
她对上恭敬,对下慈和,引来一片赞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