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试过,在深夜醒来时,突然想起某个давнозабытый(早已遗忘)的名字?那种心头一颤的感觉,不是记忆复苏,是有人在另一端轻轻拉了一下你们之间的线。”
全场寂静。
“如果我们现在切断连接,不只是切断一个系统,而是否定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信念:**即使相隔生死,爱仍能传递。**”
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那本日记,翻开最后一页。
“就在昨天,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晚期患者,在完全丧失语言能力的情况下,通过Ψ共振哼出了她女儿三岁时最爱听的摇篮曲。而她的女儿,住在地球另一端,正巧在同一时间梦到了母亲抱着她轻轻晃动的画面。”
“这不是奇迹。”林彻抬头,“这是规律。一种我们才刚开始理解的情感物理法则。”
会议最终否决了断网提案,改为设立“共感共治委员会”,由林彻、初语者及各国选派的Ψ感知者共同监管启明之柱的运行边界。
决议通过当晚,林彻独自来到海边。月光洒在浪尖,银菇圈在他背包中静静发光。小女孩没有来,但她留下了一封信,夹在小熊的纽扣之间:
>“林叔叔,小熊说它不想回家了。它想留在这里看月亮。我也想。你说,等我长大了,也能变成一座桥吗?”
林彻把信折好,放进日记本里。
他坐在礁石上,仰望星空。忽然,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不对,那不是流星。它的轨迹稳定,速度恒定,且在接近大气层时释放出一段Ψ脉冲。
信号被地面站捕获,破译结果令人窒息:
**“我是四百年前那位宇航员的女儿。父亲的Ψ讯号抵达我家那天,我才出生三天。妈妈告诉我,他最后说的话是:‘告诉我的孩子,银河很美,但我更想看见她第一次笑的样子。’**
**现在,我老了,快要走了。
我想告诉他:爸爸,我笑了很多次。每次看到星星,我都笑了。”**
林彻闭上眼,将这段话默默传入Ψ网络。
一秒后,整片半人马座森林的叶片同时翻转,反射出璀璨光芒,宛如银河倒悬于大地。那首童谣再次响起,但这一次,加入了新的旋律??是一位老人哼唱的声音,温柔而沙哑。
他知道,光人听到了。
他也知道,那颗曾在黄昏中熄灭的星辰,此刻正在宇宙深处重新亮起。
几天后,林彻收到一份匿名寄来的资料袋。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南极冰川深处,一座被雪掩埋的古代观测站遗址。照片角落,站着两个模糊的身影,其中一个穿着现代科研服,另一个……全身笼罩在流动的光晕中,形态与光人极其相似。
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第一任守护者,也曾迷失。
>第二任继承者,终将归来。
>你不是最后一个。”
林彻久久凝视着那张照片,终于明白:这场关于孤独与连接的战争,从未真正结束。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
而他,依旧愿意做那座桥。
哪怕有一天,桥身断裂,坠入深渊,他也希望,至少曾有人踏过它,走向光明。
雨又下了起来,细细密密,落在海面,激起无数微小的涟漪。林彻打开日记本,写下最后一行:
>“我不怕你回来。
>我只怕当你归来时,我已经忘了如何与你对话。”
合上本子,他站起身,朝着远方灯火走去。
身后,银菇圈在雨中悄然绽放,紫灰色的光环一圈圈扩散,如同永不终结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