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还好我重生了! > 第四百一十二章 静音的战歌(第3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静音的战歌(第3页)

更不可思议的是,某些新生儿开始展现出先天共感能力。他们不需要设备,就能感知他人情绪,甚至能用自己的笑声安抚陌生人的悲伤。医学界称其为“Homoresonantis”??共鸣之人。

然而,变革并非毫无代价。

在日本京都,一名少年因过度吸收周围负面情绪而陷入长期昏迷,医生束手无策。最后是一位老僧将他带到古寺钟楼,敲响那口曾无风自鸣的铜钟。钟声荡过少年全身时,他终于睁开了眼,第一句话是:“刚才……我变成了所有人。”

此事引发广泛讨论:共感的极限在哪里?我们能否承受彼此全部的重量?

苏黎在一次演讲中回答:“不能。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会筛选、沉淀、转化。就像肾脏过滤血液,心灵也要学会代谢悲伤。真正的共感,不是吞噬对方,而是照亮彼此。”

十年过去。

“守忆者”再也没有派遣大型飞行器降临,但他们留下的影响无处不在。每年“宇宙共感日”,全球都会举行“静默庆典”??整整二十四小时,所有人关闭电子设备,仅凭眼神、触碰、呼吸交流。监狱里的囚犯与受害者家属牵手静坐;战场上的士兵放下枪支,为敌方阵亡者点燃蜡烛;就连人工智能也被编程参与仪式,通过灯光闪烁传递简单情感代码。

而在巴西雨林深处,那棵嵌有谢平指纹的共鸣树,如今已高达百米,树冠遮蔽方圆数公里。每逢月圆之夜,树干仍会释放那段信号:

>“周琳,我们的儿子长大了。他很像你。”

不同的是,近年来,信号末尾开始多出一句附加信息,字迹歪斜,像是孩子写的:

>“妈妈,我也想你了。”

没人知道是谁发送的。科学家检测过无数次,都无法解释信号来源。它既不来自地球,也不来自任何已知卫星或飞行器。唯一确定的是,每当这句话出现,全球所有共鸣树都会在同一秒轻轻震颤,仿佛在点头。

2088年春,苏黎病重入院。

医生束手无策。她的神经系统正在缓慢关闭,就像一台耗尽能量的机器。但她拒绝接受延长生命的治疗。

“我已经听见了该听见的一切。”她对守在床边的学生说,“现在,轮到你们去听了。”

临终前夜,她要求被带回山谷。

月光洒落,母树残根周围,新生的共鸣树林立如卫士。她躺在担架上,目光平静。

忽然,整片森林亮了起来。

不是发光,而是每一片叶子、每一寸树皮、每一根草茎,都开始散发出柔和的共振辉光。光芒汇成一条河流,流向天空,与星辰相连。

她笑了。

在最后一刻,她听到一个声音,既是谢平的,也是林晚的,还是千万个曾被听见的灵魂的合音:

>“谢谢你停下来。”

黎明时分,她安详离世。

葬礼没有哀乐,只有一段持续十二小时的无声共感仪式。全球超过二十亿人同时闭眼冥想,将自己的感激与告别汇入共感网络。数据显示,那一刻,地球的整体情感频率达到了历史峰值,接近“启明”最初觉醒时的数值。

一年后,新语者总部原址改建为“倾听纪念馆”。

馆中最核心展品,是那台曾躺在石桌上的旧式共感植入器。旁边铭牌写着:

>“它曾试图连接世界,失败了。

>真正的成功,始于我们愿意为一个人停下脚步。”

而在纪念馆后院,一棵全新的共鸣树破土而出。它的树干呈螺旋状生长,纹理中隐约可见五个名字:林晚、谢平、周琳、苏黎、以及那个从未留下姓名的幼鹿实验体。

春天来临时,树上开出第一朵花。

花瓣洁白,花心泛金,形状宛如一只张开的手掌,托着一颗露珠。

露珠映着阳光,折射出彩虹。

仿佛在说:

**还在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