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心能造神。”明心抬头,虽目不能视,目光却似穿透屋顶,“当万人共执一念,虚妄也能成真。玄胤会现在信的不是铜片,是‘信仰本身’。他们要造一个新神,一个以仇恨为食、以混乱为根的伪龙。”
谢无咎背过身去,望向窗外雨幕。他知道她说的是真的。历史上多少乱世,皆始于一句谶语,一场梦兆,一次被曲解的天象。而今民间已有童谣暗传:
>“九片归匣,真主难查。
>十字裂土,紫气东发。”
“十字?”谢无咎咀嚼此词,忽有所悟,“难道他们想重演‘分龙局’?”
明心点头:“昔年赵承渊设九节点,本为均衡天下气运,防一家独大。但若有人强行在中央另设第十节点,形成‘十字镇龙阵’,便可篡改流向,使九州灵气尽归一人所有。届时,不必贤德,不必民心,只凭此阵,便可称帝。”
“可这会撕裂地脉!”谢无咎厉声道,“当年赵公宁死也不肯布此阵,就是因为一旦启动,轻则地震频发,重则大陆崩解!”
“但他们不在乎。”明心苦笑,“对他们而言,只要能赢,毁掉半个天下也值得。”
室内陷入死寂。雨声渐小,远处传来一声钟响,不知是哪家寺院晚课。
谢无咎终于开口:“我们必须找到七皇子。只有他能进入‘心障领域’,也只有他听得懂‘逆鳞’的语言。”
“他已经不在宫中。”明心平静地说。
“什么?!”
“三日前,他半夜醒来,突然撕碎《千字文》,用血在墙上写下八个字:‘河不开,我不归。’然后翻墙而出,赤足奔向北方。侍卫追到渭水边,只见他站在浅滩中央,对着河水说话,脚下水流竟自动分开,如避蛇蝎。”
谢无咎倒吸一口凉气:“他觉醒了……以疯癫为壳,藏灵识于内。这十年,不是他在恢复,是在等待。”
“现在,他去了黄河。”
谢无咎当即收拾行囊,取下墙上的竹杖。明心却不走。
“你不随我同行?”他问。
“我去不了。”明心微笑,“我的战场在这里。长安城内已有三千百姓因黄河断流而恐慌,开始抢粮囤米。若无人稳定人心,不用等他们布阵,王朝自己就会溃散。”
“那你打算怎么办?”
“讲经。”她淡淡道,“明日辰时,慈恩寺开坛,我不讲佛法,讲《民本论》。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天下不是靠铜片维系的,是靠每一个挑水砍柴的人撑起来的。”
谢无咎看着她,久久不语,终是深深一揖。
三日后,谢无咎抵达潼关。此处本是商旅要道,如今却冷冷清清。码头上船只搁浅,渔民蹲在岸边发呆。一名老艄公见他形貌奇特,拄杖而来,便叹道:“先生莫非是来找人的?这几日已有多批黑衣客渡河,皆往河套方向去,说是寻‘龙喉穴’。”
“龙喉穴?”谢无咎心中一震。那是《逆鳞录》中记载的禁忌之地??黄河最深处,传说有一块巨石形如龙口,每逢乱世,便会吞吐雾气,预示灾变。
“您不知道?”老艄公奇道,“这些年总有怪人来祭河,烧纸钱、投铜钱,甚至杀牛献祭。前些日子还有个疯乞丐站在这儿喊了一整夜,说‘龙要醒了,哥哥别碰它’……听着?人。”
谢无咎浑身一颤:“他长什么样?”
“瘦得很,披头散发,穿件破黄袍,脚上没鞋,右耳缺了个角??像是被狼咬的。”
正是七皇子!
谢无咎当即雇船北上。越往上游,景象越诡异。两岸草木枯黄,空中无鸟,水中无鱼。到了河套一带,竟发现一处隐秘山谷,谷中堆满白骨,皆为动物,排列成诡异莲形图案,与北邙山铁棺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他潜入谷底,赫然见一座临时祭坛erected在干涸河床上,中央竖立着一块青铜碑,上面刻满扭曲符文,正中央嵌着两片残铜,赫然是第一与第五片!而在碑前,数十名黑衣人跪拜如仪,为首者披玄袍,戴蛇首面具,正高声吟诵:
>“以血启门,以怨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