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美国人是真上当了还是实在赶不及发射飞船,反正到目前为止,美国那边一片安静。
“唐华啊,今天不用来了,拜科努尔天气不好,发射推迟到明天,3月21号下午1点。”
钱学森给唐华打电话。
“这样啊。明天拜科努尔的天气确定能行吗?”
“确定能行,现在天气条件就在逐渐好转,估计到明天上午,就基本符合发射条件了。”
……
3月21日。
尤里·加加林昨天就在发射中心等待上飞船,但到最后一刻发射延期,宇航员重回休息室待命。
延期的消息没在加加林心里造成半分波动,航天员心理素质的第一条就是沉稳,既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处理太空中的各种情况,又要有处变不惊的心态。
苏联挑选第一批宇航员的时候,为了不让飞船超高超重,限制宇航员苗子的身高不超过1米70,体重不超过72公斤。
尤里·加加林不但完全符合这个条件,而且还特别优秀——他的身高只有1米57,骨骼粗壮,全身上下肌肉结实。这大概让飞船发射成功的概率又略微上升了一点点——宇航员轻一点、体型小一点,那当然是更有利于飞船上太空。
3月21日上午,加加林进入东方号飞船,工作人员帮忙,把他以半躺的姿态固定在飞船的座位上,然后撤出,关上飞船返回舱的舱门。飞船吊装上东方号飞船的顶部。
“你的任务,是在180至230公里的轨道高度执行一次单圈飞行,总计耗时1小时45分钟到2小时。控制仪器将让飞船降落在指定区域。当飞船高度低于8000米时,弹射装置会自动启动,之后你以降落伞的方式着陆。”
“你在飞行中的呼号是:Cedar。”
现场指挥基里洛夫上校简短地向加加林讲授此次飞行任务。
东方号飞船重量4730公斤,比1吨多的美国亚轨道飞行器大多了,但这些重量绝大部分是设备和燃料,留给宇航员的空间并不多,舱内体积只有1。6立方米。当飞船吊上火箭顶部,宇航员首先遇到的考验是幽闭恐惧症。
北京。
“东方号飞船重4。7吨。我们长征3号能打4吨多一点的载荷上近地轨道。其实差不多可以啊!”
钱学森一脸懊恼,重复最后一句:
“差不多可以啊!”
唐华:……
今年1月才第一次发射长征-3,怎么赶都来不及的嘛。况且,现在唐华手头压根就没有飞船,甚至连飞船的设计图纸都没有。
“老钱,老钱,”唐华安慰钱学森,“不要伤心。等过几年,我们火箭的产能宽裕了,长三捆也出来了,那时候我们就一步到位,搞个最大号的。”
拜科努尔。
“火箭点火!”
东方号火箭升空。
加加林在飞船里,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过载和火箭的剧烈震颤。在冲出大气层的一瞬间,加加林头脑里突然变得一片宁静。
他想起了儿时被父母放在马车上,在土路上摇晃着,第一次仰望蓝天的场景。
想起自己在工厂当铸造工人的时光,想起在工厂夜校第一次听说“太空飞行”的时候。想起自己成为飞行员,驾驶雅克-18升空的那一刻。
在宇航员学院,苏联英雄马克·加莱负责指导训练。马克·加莱当然也没上过太空,但是他有一项纪录无人能及:四十六岁的他飞过126种飞机,其中9种是他作为试飞员驾驶第一次升空,此外马克·加莱跳过500多次伞。
宇航员候选人轮流爬入东方号飞船的驾驶舱,加加林在1。6立方米的空间里长时间待命的时候表现最好。
现在,这个来自斯摩棱斯克的27岁小个子青年,飞得比地球上任何人类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