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杨鹏他们转移进入了密林中后,苏军的步兵不敢继续追击,他们担心中埋伏。
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是活靶子,而脱离了坦克的步兵不堪一击,这是步坦协同作战的原则。
他们却不知道,杨鹏和那名战士凭借着惊人的体力和毅力,又进行了一个迂回,在防御阵地的左侧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制高点,可以和防御阵地形成交叉火力。
和前面三次的射击不同,这一次的射击距离足足有一千多米,非常考验射手的技术。
杨鹏不是炮兵,但是,陆军规定,士官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作战能力,要求士官必须要掌握所有步兵分队所属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
比如120炮,每个步兵班的班长副班长以及士官,每年都必须要进行不少于5次实弹射击。
这个要求可一点都不低。
自从陆军扩大了士官队伍规模,许多步兵连队里的步兵班除了班长副班长,至少有两名士官。
一个步兵班标配12人,换言之,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是士官,而士官的最低服役年限是五年。
如此一来,步兵部队的战斗力就会得到了保证,不会因为每年义务兵的新老更替而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也就是说,每个步兵班四名士官每年要消耗掉最少20发120火箭弹。
如果算上其他轻重武器的实弹射击训练,那可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可见,陆军在训练上的投入,现如今是丝毫不逊色于海空军的了。
陆军消耗的弹药单价是低,但是耐不住量大啊!
杨鹏是打过运动战争的,他的120火箭炮射击水平不比炮班的优秀射手弱。
他用工兵锹迅速构筑了一个简易的射击平台,把火箭筒架设上去,装弹后直接用炮口瞄准目标。
那名战士担忧地说,“班长,这能行吗?”
“行不行也要试一试!”杨鹏说,他挥了挥手,“往侧面退五米,找好掩护!”
“是!”战士立即找到掩护,把自动步枪架起来。
杨鹏竖起大拇指感受了一下风速,瞄准了挂着一面小小红旗的T-72,他判断那辆T-72是指挥车,但是该目标的位置不太理想,左右都有坦克装甲车掩护。
要打就打他们的脑袋,如果不能迟滞对方的进攻,他们连苦心经营的防线会有崩溃的危险。
杨鹏沉住气,判断着目标的运动规律,随即,在侧着身子,像打40火一样,把火箭弹发射了出去。
在侧风的影响下,火箭弹飞出去不久就开始偏差瞄准点了,神奇的是,恰恰是因为偏差了,正好击中了目标坦克的炮塔右侧!
这一下击中了圆形转盘,直接把这辆T-72的炮塔给掀飞了。
不但如此,飞起来的炮塔砸进了跟随步兵的队伍里,直接把三个来不及躲避的苏军士兵砸成了肉泥。
苏军的其他T-72坦克立即调转炮口瞄向了杨鹏这里,其中,一辆BMP-1步战车转向朝这边加速驶来,100毫米炮的炮口不断指来指去,搜索着目标。
正面防御阵地的压力骤减,组织反击的连长立即抓住机会,命令部队以最大火力进行反击。
苏鹏不打算转移位置了,现在这个制高点非常关键,在当前的态势下已经成为了火力倚角,守住这里,就能将苏军置于交叉火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