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怀珏 > 成败(第2页)

成败(第2页)

荀徽回身,目光甚为犀利。

“天下人皆知当今金兀元帅戚风是戚景云之子。当年贺兰山之战,将军的弑父之仇,戚风可谓毕生难忘。听传他回到云州,曾以铁针刺背,立下重誓此生必报血仇。他日,金兀真要挥师南下,将军以为首当其冲的对象是谁?”

“其三,不可为。平夏内乱,将军战场上固然可以大杀四方,可官场的运行法则想必不是将军刀剑所能纵横的。”

荀徽缓步于前,狭长的阴影将李郦笼蔽。

“如今的平夏朝堂,应该很是‘热闹’吧?!”

李郦目光深邃,幽暗不明。

拜拓跋弘所赐,朝中四品以上的皇党均在婚宴那天死在了黄河岸边。如今在位大臣,皆是韦氏的残党。韦德兄弟死于他手,二者早已结下深仇大恨。就像荀徽所说,官场不比战场。李郦可以在战场将韦德斩于马下,可在官场,他却不能血洗韦氏全族。

便如今日。

平夏与卫国情况相似,内部对于战和自有辩论。对于韦氏而言,自然是希望能借卫国之手打压李郦。都罗一死,他们手上再无能与李郦匹敌的将领,李郦携兵掌权,他们早已失了机会。可若在此节骨眼上,卫国能插上一脚,那结果……就未可知了!

二人沉默不语,眸中机锋相互博弈。小官直到此时才敢喘气,伸起袖子擦擦汗。

方才那一顿剑拔弩张,属实是把他吓傻了。

虽然官职颇低,但他身为农田司司吏对现今平夏的农利供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平夏地处西北,依靠黄河而生。祖先世代游牧,不善农耕。且平夏地脉也着实不能供给日益增长的平夏人口。连年征战,征调从军的壮年力、无人耕种放牧的田地牛羊……种种因素,都足以叫这个底蕴浅薄的国家覆灭。

他不懂什么政治,也无心什么弄权。

为官做宰,便要作为百姓谋利、替百姓忧思的清官。不管李郦如何不正不顺,只要他真心能叫平夏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他都会义无反顾地……追随他。

思虑至此,他又不免看向人群中侃侃而谈的那个男子。

说来惭愧,想当初他还读过荀徽关于军农并用的手稿摹本。言辞辛辣,针砭时弊。既有观点又有举措,实在是一篇优秀的政事时文。

小官内心怅然。

若是自己也有荀徽那般大能,或许今日平夏百姓也不必过得如此艰难……

小官仍在感叹,一道极光却从眼前瞬然闪过。脑海中,一缕念头飞速划过,他来不及张嘴,身体已率先反应,冲上前挡在了荀徽身前。

咻地一声。他只觉胸口一疼,电光火石间,那位跟随在荀徽身旁的少年飞起一剑,擦着他的面庞朝身后射去。痛苦的哀嚎随之响起,他缓缓倒地,落在一个温热的怀抱中。

“先生!”谢流飞奔而来。

是他太在意李郦,竟没发现隐于人群中的刺客!

谢流惊魂未定,伏在荀徽身前仔细打量。

荀徽紧皱着眉,视线从被拿下的刺客转入怀中。那一箭大抵射穿了他的心肺,只见小官面色惨白,失温的身体剧烈起伏着。他大口张合,眼中闪烁着炫目的光芒。

“您…很……好……”

他似乎还要说什么,稀薄的空气却不能支持他再说更多。

他想说他很钦佩荀徽的才华,他想说请荀徽可与卫国皇帝进言同金兀那般在平夏设立榷场,他想说可否亲自与荀徽讨教手稿举措在平夏的可行性……可是他最后却只能勉强吐出三个字,便止了气息。

荀徽嘴角抿直,缓缓将那人放在地上。谢流反应迅速,箭弩连同着刺客的手齐齐削下。而刺客本人,也被身旁早有准备的卫士一把摁下,熟练地从嘴里抠出毒药,并塞上了布团。

李郦抬步走过,脸上方显笑容。他拔下小官尸身上的毒箭,走上前用力踹在刺客的心窝。

“韦氏置平夏百姓生死于不顾,破坏和谈,阻碍建交,其心可诛!”

荀徽面无表情地看他扯下刺客衣衫,露出韦氏一族特有的死士刺青——事实上没有这枚刺青,此事也必然会落在韦氏身上。

不过是欲加之罪罢了。

荀徽只在一瞬之间便想明白了。莫名的,他口中溢出一声冷笑。

“我要收回方才对将军的无端揣测。”荀徽看向李郦,隐在衣袖下的手攥握成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