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过,川菜讲究的是‘七味八滋’。”皮埃尔一边切姜丝,一边低声自语,“每一刀都要精准,每一种调味料都要恰到好处。”
他今天要做的是一道正宗的麻婆豆腐。虽然他已经反复练习过无数次,但在正式端上餐桌之前,他依然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这道菜的灵魂。
“火候最关键。”他回忆起林浩在课堂上说的话,“豆腐要嫩而不散,豆瓣酱要炒香而不焦,花椒要麻而不苦。火候掌握好了,味道自然就出来了。”
锅中油热,他放入姜蒜末爆香,接着加入剁碎的豆瓣酱,翻炒几下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牛肉末,再添入清水和豆腐块。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最后撒上花椒粉,点上几滴酱油提鲜,一道香气四溢的麻婆豆腐便完成了。
他将盘子端到桌前,深吸一口气,嘴角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这才是川菜的味道。”他轻声说道。
而在日本东京的一家川菜馆内,一位名叫铃木悠真的日本主厨正在为今晚的特别菜单做准备。
“今天的主题是‘川日融合’。”他对助手们说道,“我们要用川菜的方式,讲一个属于日本人的故事。”
他拿出一份手写的菜单,上面写着三道融合菜品:柚子椒麻鸡、清酒担担面、抹茶钟水饺。
“柚子的清香可以中和花椒的麻感,形成一种独特的平衡;清酒的醇厚能让担担面的酱汁更加柔和;而抹茶的微苦,则能衬托出钟水饺的甜味。”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制作方法。
助手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
“老师说得对,川菜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包容性。”一位年轻的女厨师感叹道,“只要用心去做,哪怕加了异国元素,它依然是川菜。”
铃木悠真笑了笑:“是的,川菜的核心是‘人味’。只要你用心去做,它就会回应你。”
他望向窗外,东京的夜色渐浓,街道上灯火通明。他知道,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有一位刚下班的年轻人,正期待着一口地道又新颖的川菜,慰藉一天的疲惫。
而这,正是他坚持的理由。
2029年春天,林浩再次踏上旅程,前往巴西圣保罗,参加即将落成的“川菜大师工坊”揭幕仪式。
飞机降落后,迎接他的是满城的热情与喧嚣。街边的小摊飘来烤肉的香味,远处的音乐声此起彼伏,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
“林先生,欢迎来到巴西!”一位肤色黝黑的本地厨师激动地上前拥抱他,“我们等您很久了!”
林浩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背:“辛苦你们了。我相信,川菜在这里一定会生根发芽。”
走进工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融合了中式庭院与南美风情的建筑,红砖墙上挂着川剧脸谱,院子里种着几株从四川带来的花椒树苗。
“这些都是我们特意从成都运来的。”那位本地厨师自豪地介绍,“我们想让学员们感受到川菜的真实气息。”
林浩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川菜从来不只是中国的味道。”他在揭幕仪式上说道,“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在成都的街头,还是在圣保罗的集市,只要有人愿意用心去做,川菜就能在那里找到归属。”
掌声雷动,许多学员激动地鼓掌欢呼。
林浩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充满热情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川菜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风起云涌,万物生长。
而林浩,依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