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 第五百九十八章 理念不同(第2页)

第五百九十八章 理念不同(第2页)

“这个人……太准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翻阅着资料,“他在三个月前提前预测了国产大模型训练瓶颈的解决方案,结果被中科院采用后效率提升40%;上周他还公开发文警告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盲区问题,两天后特斯拉就在湾区出了事故。”

旁边年轻助理皱眉:“要不要介入调查?毕竟涉及脑机接口这种敏感领域。”

男子缓缓合上文件:“暂时不用。但启动‘观星计划’??派人以合作名义接触他们,了解真实进展。另外,通知科技部,准备召开闭门研讨会,邀请他参会。”

与此同时,在城东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里,另一群人也在讨论同一个名字。

“叶开……真是越来越猖狂了。”智脑科技CEO陈临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捏着刚打印出来的融资新闻,“红杉投了我们二十亿,结果人家一口气拿四十五亿,还带三个顶级机构联合背书。”

身旁的技术总监低声说:“更麻烦的是‘MindLink’。我们的神经解码项目才做到语义识别,他们已经在谈情感传输了。如果真让他们抢先进入临床,政策红利全都被吃光。”

“哼。”陈临冷笑,“所谓天才,不过是会讲故事罢了。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真的拿出数据。”

他转身走向白板,拿起笔重重写下几个字:**狙击佳开**。

“第一步,舆论战。放出消息说他们的脑波实验涉嫌违规使用动物样本;第二步,挖人。给他们核心团队开三倍薪资;第三步……等他们发布会那天,我们同步推出‘灵犀AI’,主打‘安全可控的情感交互’,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计划已定,暗箭已张弓。

而在佳开科创内部,一切仍在有序推进。

AI医疗组连续奋战七十二小时,终于完成了首批猕猴实验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植入微型电极并运行“MindLink-Alpha”算法后,受试个体能够通过意念操控机械臂完成复杂动作,准确率达92。7%,且未出现明显神经损伤。

这份报告被连夜送至叶开手中。

他看完后,第一句话是:“准备人体试验申请材料。”

“现在就递?”姜和吓了一跳,“FDA那边至少要半年审批,国内也得层层评估!”

“我不打算走常规流程。”叶开说,“我们要找特例通道??去云南边境,联系那位做过植物人唤醒手术的李教授。他已经私下验证过类似技术,只是不敢公开。”

杨超月倒吸一口凉气:“你是说……绕过监管?”

“不是绕过,是推动。”叶开目光坚定,“当年青霉素问世时也被视为危险品,可战争让它提前上战场救人。真正的突破,往往诞生于灰色地带。只要目的纯粹,过程合规,我不怕承担责任。”

会议结束当晚,一支由五名专家组成的秘密小组悄然启程,飞往昆明。

一周后,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在医学圈流传:**云南某医院成功实现重度昏迷患者意识唤醒,疑似借助新型脑机接口技术**。

虽无官方确认,但知情人士透露,患者家属描述其苏醒前曾“用眼睛眨动的方式拼写出‘妈妈我想回家’”。

舆论瞬间爆炸。

支持者称其为“医学奇迹”,呼吁加快审批进程;反对者则指责“科技越界”,要求彻查实验合法性。

面对汹涌舆情,叶开首次召开媒体发布会。

台上,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我想说的是,每年有超过十万中国人因脑损伤陷入长期昏迷,他们的家人守在病床前,等一句‘醒来’等了十年、二十年。而我们,可能握着那把钥匙。”

台下记者一片寂静。

“我没有隐瞒,我们的技术确实处于监管空白区。但我可以承诺:所有实验均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原则,受试者及家属完全知情同意,数据全程可追溯。我们不怕审查,只怕拖延。”

他又补充道:“如果你认为这叫冒险,那我只想说??当别人还在讨论是否该造船时,我们已经在海上航行。历史不会奖励谨慎的旁观者,只会记住那些敢于破浪的人。”

发布会结束后二十四小时内,#叶开回应脑机实验争议#登顶热搜榜首。

公众态度迅速分化。年轻人普遍支持创新,认为“科技本该挑战边界”;年长群体则更多担忧伦理滑坡,害怕人类终将失去自我。

但在资本市场,答案很明确??佳开科创的战略价值被再度上调。多家主权基金主动接洽,表达投资意向。

凌小小在后台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曾带她参观一家康复中心。那里有许多因车祸或中风而失语的病人,只能靠眼神和手势交流。其中一个女孩,比她小两岁,却整整十年没能叫出一声“爸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