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全信。”马秀英坦然道,“但我信人心向善,信知识可强国,信眼界决定格局。当年我散尽家财赈灾济民,旁人说我愚,可我知道,唯有百姓安,江山才能稳。今日姝宁所言,或许太过遥远,但她提醒我们??不可固步自封。”
朱元璋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你们一个个,都比朕想得多啊。”
气氛稍缓。
朱雄英趁机上前:“外公,其实我们今日回来,并非只为争论天地形状。马祖佑在宿州翻出了先祖遗留的一部手札,记载了马家百年前参与海外通商之事,甚至提到一支船队曾远航至‘扶桑以东三千里的大岛’,带回奇异铜矿与黑石燃料。”
“什么?”朱标震惊,“马家早就有远洋记录?为何从未听闻?”
“因当时朝廷禁海。”马祖佑接过话头,“先祖恐惹祸上身,故将此事隐匿,仅以暗语记于族谱夹层。此次若非我无意中发现祖父旧箱中的密文破译法,仍不知真相。”
他展开手中那卷纸册,赫然是一幅航海图残片,标注着“琉球?吕宋?爪哇”一线,另有几处用朱砂圈出,写着“火山水”、“黑油泉”、“金砂谷”。
朱元璋目光灼灼:“这些地方……如今可在版图之内?”
“部分已在。”朱标快速回应,“但‘黑油泉’所产之物,臣近日听西域商人提起,名为‘石油’,燃之如烈火,可驱机械,未来或成国本资源。”
“好!好!”朱元璋突然大笑,“原来我大明脚下,竟埋着如此宝藏!既然天命在我,岂能坐视不理!”
他转身看向马寻:“你既是国舅,又是马家血脉,此事便交由你督办。组建‘经略司’,专管海外勘探、资源开发、新学研究。凡有识之士,不论出身,皆可录用。”
马寻吓了一跳:“我?我不行啊!我又不懂这些!”
“你不行,谁行?”朱元璋冷笑,“你儿子都能说出‘地球是圆的’,你这个当爹的,难道还不如个娃娃?”
众人哄笑。
马寻苦着脸看向马秀英:“姐,救我……”
马秀英笑着摇头:“这是天恩,推不得。况且,你以为你这些年混吃等死,皇上真不知道?他是念你忠厚,留你在京养老。如今国家需才,正是你立功之时。”
马寻欲哭无泪。
朱标却眼前一亮:“若真能开辟海外之路,不仅能富国强兵,还可传播教化,使蛮夷归心。只是……需防泄密于敌国。”
“不必担心。”刘姝宁道,“可设‘秘阁’,遴选聪慧少年,教授算学、格物、舆地之学,培养专门人才。对外则称‘钦天监附属书院’,以免惊世骇俗。”
“妙!”朱雄英击掌,“既可育人,又可保密。而且这些孩子长大后,便是真正的‘新派官员’,不受旧儒束缚。”
朱元璋缓缓点头:“准了。此事由马寻总领,朱标协理,刘姝宁为首席讲习官,赐号‘明德先生’。三年之内,我要看到成效。”
刘姝宁躬身领命。
惠侯佑蹦跳着喊:“我也要去!我要学造船!将来当大将军,带着舰队绕地球一圈!”
“胡闹!”朱元璋板脸,“你还小!”
“可您说男儿志在四方!”惠侯佑理直气壮,“再说了,我都能背《山海经》全文,还能画出九州地形图,连徐达爷爷都说我有将才!”
朱元璋一愣:“徐达什么时候见你了?”
“前日他在皇陵巡查,碰巧遇见我在画沙盘推演兵法。”朱雄英笑道,“老爷子看了半个时辰,临走留下一句话:‘此子若生在汉唐,必封冠军侯。’”
满屋哗然。
连一向不屑的殷燕先也不由动容:“真有这般天赋?”
“不信你看。”朱雄英取出一张牛皮纸,摊开??竟是模拟北元战场的布阵图,攻防转换、粮道布置、伏兵调度,井然有序,竟有几分兵法大家气象。
朱元璋久久无言,终是长叹:“朕原以为,子孙中最像我的是朱标,最像马皇后的是朱雄英……没想到,这最小的一个,反倒继承了朕年轻时的胆魄与野心。”
他将惠侯佑放下,正色道:“既然你想建功立业,朕给你一个机会。从今往后,每日辰时到午门,听大臣议事,记下要点,傍晚来乾清宫复述。若连续三个月不错一字,朕便允你入秘阁学习。”
“真的?”惠侯佑眼睛发亮,“一言为定!”
“君无戏言。”
孩子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