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第一国舅 > 第633章 实话有点伤人(第3页)

第633章 实话有点伤人(第3页)

课程结束,朱元璋微服亲临,躲在屏风后听完全程,回宫后久久不语。

当晚,他召见朱标:“你说,她到底是什么人?一个女子,怎会知晓百年后的世界?那些名词??‘专利’、‘引力’、‘光学’??闻所未闻,却又条理分明,难以驳斥。”

朱标低声道:“儿臣也曾彻夜推敲。唯一解释……或许是天降异人,肩负警示之责。”

朱元璋冷笑:“天降?怕是妖孽托词!但她所行之事,确有益社稷。朕可以容忍奇谈怪论,但绝不允许动摇纲常伦理!”

“那就取其术而弃其言。”朱标建议,“譬如‘秘阁’可存,但禁止传授‘大地为球’之说;‘专利法’可行,但须严控言论边界。既用其才,又防其乱。”

朱元璋默然良久,终颔首:“准。”

自此,秘阁教学转入“隐语模式”。凡涉及敏感理论,皆以“古贤遗训”或“海外奇术”代称。例如“地球说”改为“浑天新解”,“引力”称作“地吸之气”,“X光原理”则名为“昆仑照影术”。

然而,暗流仍在涌动。

一个月后,工坊传来捷报:首台“观骨镜”原型机完成!

虽未能真正透视骨骼,但通过特殊药膏涂抹患处,再以聚焦光束照射,可在绢布上投映出深浅不同的阴影区域,大致判断骨折、积血位置。经太医院数例验证,准确率达七成以上!

朱元璋亲临验收,目睹一名摔伤士兵在接受检测后,大夫立即指出其右肋第三根断裂,与后续剖查结果完全吻合。

龙颜大悦,当场赐名“明察镜”,并下令在全国各大军医院推广。

更令人惊喜的是,马祖佑终于破解了那句谜语。

“月出西海,影照昆仑”??“月”谐音“越”,指越南以西海域;“西海”即印度洋;“昆仑”非山名,而是唐代对南海诸岛统称,特指今印尼苏门答腊一带。

“星落南荒,光返蓬莱”??“星”喻智慧,“南荒”为马来半岛,“光返蓬莱”意指技术回归东方。

综合研判,那支神秘商团极可能来自阿拉伯与印度交界地带,定期航行至东南亚交易,周期约为十二年一次。而下一个窗口期,就在两年后!

消息传出,经略司全面提速。

造船厂改建为“远洋船坞”,聘请闽浙顶尖船匠,参照马家残图设计新型宝船:双层甲板、密封舱室、蒸汽辅助推进装置(基于黑油泉燃料实验初步成功)。

同时,朱元璋秘密下令组建“黑骑营”??一支由锦衣卫精英与秘阁技术人员混编的情报部队,任务只有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失落科技文明遗迹。

而这一切,都被大洋彼岸那艘欧式帆船上的白袍老者尽收眼底。

他站在甲板上,展开一张泛黄羊皮卷,上面绘制的地图竟与刘姝宁所绘惊人相似。

“他们开始了。”他喃喃道,“比预言提前了整整三十年……东方的觉醒,终究无法阻挡。”

身旁年轻助手问:“我们要去会合吗?”

老人摇头:“还不行。必须等他们真正理解‘知识的力量’,而非仅仅追逐利益与权力。唯有如此,联盟才有意义。”

“那我们继续观察?”

“不。”老人嘴角微扬,“我们要留下更多‘种子’??在泉州,在广州,在敦煌……让真理如野草,风吹不尽。”

与此同时,马寻在家中翻阅每日简报,忽然发现一页不起眼的边关奏折:

“广西巡检上报,有异邦人携带水晶匣入境,言称可‘摄魂留影’,已被暂扣待审。”

他心头猛地一跳。

放下纸页,望向窗外星空。

他知道,更大的风暴,正在逼近。

而这一次,大明,不会再毫无准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