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难不成弟弟说的竟然是真的不成?弟弟真的比她更会识人、更了解阿玛?
宋玉瑶对儿子长岁刚才说的话,确实是赞同的,事实上,她对自己这个才九岁的儿子对胤禛性格的准确把握感到惊讶。
她是胤禛的枕边人,从她康熙三十三年穿来到现在,她跟在胤禛身边已经十三年了,所以她对胤禛的性格是有一定把握的。
她是后世穿来的人,知道历史的大概走向,所以她对胤禛接下来在康熙朝夺嫡中的表现和道路,是有着大概的了解的,对胤禛登基之后的情况和做法也知道许多。
因此,她清楚地知道,胤禛之后的表现和情况确实是像长岁说的那般。她看着长岁的眼神就不禁有些复杂,也许世界上真的是有天才一说的,她这个儿子可才九岁啊!
“朝朝刚才说的不错,对你阿玛优点的把握很到位,不过,在缺点上就有些美化你们的阿玛了,额娘赞同刚才长岁的说法,长岁观察得很仔细,说的也很到位。
那么,你们既然对你们的阿玛的性格都有了解,那就做你们阿玛的好女儿、好儿子吧,别做让他伤心的事,毕竟人无完人。
而且不管怎样,这些年你们阿玛对你们姐弟三个一直都是疼爱有加的,对额娘也不算差,你们确实应该对他孝顺一些。何况,你们阿玛的一片公心也确实值得尊重。“宋玉瑶心情复杂了一会儿之后,叮嘱两个孩子道。
“是,额娘,女儿儿子会的。”姐弟两个又对视了一眼,齐声道。
“那额娘,之前女儿问您的问题呢?”朝朝不禁提醒道。
宋玉瑶却仍然并未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看着自己的这两个孩子微微一笑,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额娘不打算直接告诉你们,就留给你们自己去观察了。”
宋玉瑶就这样结束了这场对两个孩子的考验,也结束了这次的教子课程,对于两个孩子刚才的表现,她心里是满意的。
胤禛怎么样先不说,瑞儿现在才三岁也还看不出来,但是朝朝和长岁这两个孩子,到目前为止,确实被她和胤禛培养得还不错。
第100章
七月份,康熙又去了热河行宫避暑,胤禛也又带着两个孩子跟着去了。
在胤禛离开后,这次宋玉瑶倒是没一直待在府里,康熙之前赐给她一个三百亩的庄子,又说过让她用来种东西的话,她就以此为理由,打着去庄子上种田的名义,带着身边人和瑞儿去了那个庄子上。
不得不说,康熙赏赐的庄子还是挺符合她的心意的。这个庄子原先是皇庄,不过庄子上的下人不知道是不是被人敲打过了,庄子交到她手上之后,这些人还算是服帖,让她省心不少。
经过这一年的时间,庄子更是已经被彻底按照她的要求整治好了,她在雍郡王府的小院悠然居之外,可算是又有了一处自己的地方。而且,这可是她的私产!
说来,当初原主宋玉瑶入宫时是宫女的身份,成为胤禛的格格之后,也是没有什么嫁妆的,只有当初她入宫时父母给她的一笔银子。
后来她生了孩子以后,瑚鲁克氏每次趁着四爷府上给孩子办宴的机会来看她,倒是都会给她带些银子。
但是鉴于她本是小妾的身份,又是皇家的小妾,给别的东西她也用不到,所以除了银子之外,田产之类的是没有的。何况宋家又只是个京城的小官之家,家里孩子也不少,并不富裕,也实在没有多少东西可给她。
还是后来,因为牛痘的事,宋家封了侯,康熙也赏了一些田产,宋家又自己置办了一些产业,所以瑚鲁克氏才给她送了一个庄子和一个铺子做嫁妆。
虽然宋家也算了用了心了,但是那个庄子也不过才几十亩而已,和康熙大手笔赐给她的这个庄子的规模是没法比的,这个庄子之前可是皇庄!虽然只是个半庄,但是三百亩的面积,对她来说也很大了!
而且,有了这个庄子之后,对她以后的种田事业确实很有帮助。虽然短时间内,她没打算再搞出其他的发明,但是,有了这个三百亩的庄子在,很多事就可以提前先预备起来了。
毕竟,一次两次的,她在悠然居小院的那一亩地的菜园子里种出新种来还能算凑巧,但是次数多了可就不好说了,过犹不及啊!
宋玉瑶坐在庄子正房外的一棵大柳树下,一边轻摇着绸扇,一边对未来进行着筹划。
她的异能虽然本身就有改良作物的效果,但是也不能只依靠她的异能,若是能再加点人力辅助,加点选种、育苗、嫁接、杂交之类的科学手段,想必也是能提高培育、改良出良
种的成功率的。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异能是没办法教人的,但是,她脑子里那些超出这个时代的一些培育良种的科学思想,还是可以传播给这个时代的人,给他们一些点播和启发的。
而且,也总要给她接下来再不断培育出良种的结果一些说的过去的原因吧?
哪怕是像大家传说的,她有福气这种东西,那培育良种也不能就那么简简单单地培育出来了吧?
一次两次还能说凑巧,但次数多了,就难免惹人怀疑。
事实上,这些年她已经收集并研究过这个时代本土的一些农学书籍了,她也让胤禛帮忙收集过这时代的洋人那里的一些、关于农事的理论和技术的书籍了。
这些年,不只是用异能帮忙种田,她也没中断看书,除了其他她感兴趣的一些书籍外,她也看了大量农书。所以,从理论上说,说她现在是半个农学家,其实也不为过。
至于实践经验,她也不是没有。悠然居那一亩地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她确实也是每天都要去看的。所以,对于她能培育出良种,胤禛其实并未太怀疑。
虽然,这里边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有着,由于牛痘和胤禛后院其他女人都生格格、只有她生阿哥的原因,所以在胤禛心里她是有福气的这个原因。
不过,不管怎么说,提供一些理由和依据,总比突然就那么运气好地无缘无故地培养出一种种新品种要好吧?那未免也太奇怪了!
反正,既然康熙把这个庄子赐给她了,那不好好地用起来也说不过去,不如索性就以这个庄子为基地,把它打造成一个大清的农业研究基地吧!
宋玉瑶心里逐渐有了主意,就叫来庄子上的人吩咐下去,让他们放出消息高价收购作物良种、异种的消息。
另一方面,她也叫来庄子上的管事和农人,进一步了解他们在种田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