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参加宴会的胤禛和长岁,这父子两个看着这繁华之景,却不约而同地在在心里算起了这几场宴会的花费。想到现在户部的财政情况,顿时觉得这宴会也没啥好办的了。
至于长岁说的出力气,不只是跟着他阿玛一起在筹备宴会上出力气,在这几场宴会中,他还要和宗室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皇子皇孙们一起,为参会的老人们敬酒分食,以及扶着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到康熙那里亲视饮酒、接受赏赐。
除此之外,众皇子、皇孙们还请书法名家、最好的绣娘,帮忙制作了两副贺寿屏风。
这两副屏风,正面分别写着皇子们、皇孙们为康熙六十大寿作的祝寿诗词,背面则都是用金线绣了一万个寿字。抛开耗费且不谈,看上去确实心意满满,至少康熙是很高兴的。
这个万寿节,方方面面,康熙过得很欢乐。
这次特别的万寿节过完之后,宋玉瑶这里又迎来一件大事,朝朝今年已经十九岁了,不能拖了,得出嫁了。吉日定在七月份,离现在已经没有几个月了。
朝朝的嫁衣已经在绣着了,出嫁的嫁妆,内务府和礼部已经在筹备,这些年府里和宋玉瑶这里也在准备着。
家具早已
经都打好了,丫鬟、嬷嬷、太监等各种陪嫁人员该调理的也都调理得差不多了,医女宋玉瑶和胤禛也给朝朝培养好了一个。
随着时间推移,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婚礼的流程也逐渐在走着,七月转眼就到了。
第128章
“额娘,女儿舍不得你和阿玛,还有弟弟妹妹们。”出嫁前,朝朝依偎在额娘的怀里,对额娘撒娇道。
雍郡王府的人都知道,雍亲王府的大格格是一个活泼明媚的格格,也是一个能上马驰骋、拉弓射箭、百步穿杨的武艺不凡的格格,从来不缺智慧和勇气。但是,在额娘面前,她还是个有些娇气、又爱撒娇的小格格。
“额娘也舍不得你。”宋玉瑶抚着女儿的背,有些爱怜地道。
养了十九年的女儿一朝嫁出去,她哪里舍得呢?
“现在女儿倒是庆幸恭格拉布坦住在京里了,蒙古那边,至少一时半会的是不用去常住。”当真正要离开家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远处的天空或许辽阔,但是,单就很难见到亲人这一点,就让人很想退避了。
这也怪不得宗室的格格都不想抚蒙了,她们又没有她这样的一身武艺,很多又都没离开家出过远门过,想必是更舍不得的,也是害怕的。
就连自己,她不至于后悔自己选择嫁给恭格拉布坦,但确实也是不想一直见不到亲人们的。现在还没离开家呢,她就已经很舍不得了!
“现在知道嫁得远不好了吧?不过,蒙古那边,即使恭格拉布坦以后要回去,你若不想去,额娘和阿玛也会想法子让你不去的。”宋玉瑶笑话了女儿一句,不过,到底舍不得,又安抚道。
“额娘……”朝朝感觉到被额娘宠爱的底气,忍不住又撒起娇来。
“这是几粒在关键时候能保命的药丸,有解毒、保胎、养身的功效,你好好地收起来,留着在关键时候用。一粒若是效果不足,就两三粒一起吃下。不过,此物难得,不可随意显露人前,知道吗?”这是宋玉瑶悄悄地用自己用异能凝聚的灵水,搭配一个养身方子做成的药丸子。
根据她判断,这样做出来的药丸子,不仅原先的养身效果大大增强了,而且还有着她的灵水的解毒、保胎、养颜等功效。现在女儿要出嫁了,自然是打算给她几粒带走。
虽说她凝聚的灵水异能含量还比较低,做不到一粒药丸子就能起到神效,但是,比起寻常的药丸子还是要好的,多吃两粒,效果应该也不差。
“额娘,这药丸子这样珍贵,您就自己留着吧,女儿身体一向强健,哪里用得上这个。”朝朝推辞道。
她从未听额娘说过这药丸子,想必是额娘珍藏的保命之物,自己这做女儿的,年轻力壮的,怎么能要呢?
“拿着吧,额娘这里还有。”宋玉瑶把药瓶放到了女儿手中。
“额娘……”朝朝又想撒娇了。
“《避火图》嬷嬷可给你了?”宋玉瑶又问道,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和女儿讨论这个,还是有些太难为情了。
“额娘!”朝朝脸上爆红了,把脸埋进了额娘怀里。
“上面的内容可看懂了?嬷嬷可有指点?”见女儿这样羞怯,宋玉瑶这个做大人的,反而淡定下来了。
女儿成亲前的最后一遭,她这做额娘的现在不教,什么时候教?
“看……看懂了,嬷嬷也指点了,女儿,女儿都明白了。”朝朝的头还埋在额娘怀里,强忍着羞意回答道。因为头埋着,声音闷闷的。
“你现在这个年龄生孩子倒是也可以了,不过,也不用太急着生,先与额驸相处个一年半载的磨合一下再生也是可以的。”宋玉瑶又继续叮嘱道。
“嗯,女儿知道。”朝朝刚从额娘怀里露出来的脸,羞意还未完全褪去,就又开始变红了,她又把头埋了回去。不过,她知道这是额娘的叮嘱,自是也好好听着。
“与额驸相处,不要太过耍性子,夫妻相处,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这样才能和美地过下去,没有人是没有缺点的。而且,男人有时候是需要哄一哄的,很多时候他们想听的并不是真话……
但你并非寻常女子,而是雍亲王的女儿,是龙子凤孙,寻常女子给夫君纳妾那一套贤惠做派,你也不必学……“宋玉瑶一句句叮嘱着。
“女儿知道的,额娘放心。”难得听到额娘传授这些年一直盛宠不衰的夫妻相处之道,朝朝自是把头又从额娘的怀里拔出来,竖起耳朵听着。
……
养了快二十年的女儿一朝要出嫁,宋玉瑶自然是不放心的,总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教,总觉得还有话没有叮嘱,总觉得有一千个一万个放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