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额伦特好不容易打退路上敌人的偷袭,带着军队与他汇合后,色楞又自视甚高、冲动急躁,不听额伦特的建议,坚持把营帐扎在容易四面受敌的小山之上,甚至临阵与额伦特内讧,在额伦特遭遇敌袭时也不及时支援。这两位大将之间并不协心、全无配合,陷入了各自为战的状态。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战事失利了,康熙五十七年九月,敌军识破了抓住了两位将领不协心的破绽,偷袭了额伦特带领的军队。
色楞未能及时救援,额伦特临阵战死,他带的清军亦大量阵亡、病死。而色楞所带领的军队也孤立无援,陷入重围,士兵大量战死,色楞被俘了。
而在另一个战场上,四川提督康泰所带领的两千多人,在进藏路上被敌所骗,全部战死,康泰亦战死。
清军的第一次远征,就这样惨败了,清军牺牲了数位将领、大量士兵,而准军损失者寥寥。
消息传来,京城震动,认为准噶尔军队不足畏惧的康熙和朝臣们,被狠狠打脸了。胤禛的脸色也前所未有的难看了起来。
“色楞,真是蠢钝如猪!真是可惜了额伦特这员大将,要是不与色楞这个蠢猪一道,他何至于如此!”胤禛气得在宋玉瑶面前狠狠说着心里不满。
“自古骄兵是未尝不败的,何况,两个主将又临阵不合、不能配合。”宋玉瑶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叹息,同时也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成真的感觉。
“皇阿玛这次恐怕要派位能压阵的过去了!”又痛骂了色楞和轻易被敌所骗导致全军覆没的康泰一顿后,胤禛最后冷静地得出结论道。
“能压住这些大将的,那恐怕除了御驾亲征之外,就得是位皇子了吧?”宋玉瑶结合着前世的记忆和现在的形势,分析道。
“御驾亲征不可能,皇阿玛现在年纪毕竟大了,恐怕是得派位兄弟了。”胤禛有几分笃定地道。
那么接下来,派谁去就是个问题。至于不再继续出兵,那自然不可能,康熙应该还不至于短视到这种程度。
第140章
清军大败的
消息传来后,狠狠打了朝中众臣的脸,也让人心动摇了起来。
这些原先对准噶尔军队心存轻视的朝中官员,开始对准噶尔军畏惧起来了,这次在议此事时,说的便不是驱准保藏扬我大清之危、给这些宵小之徒一个教训了,而是西藏地险路远、进兵危险重重、不建议继续出兵了。
但这个时候,被打脸的康熙反倒又英明了起来,他顶住了朝臣给他的压力,认为西藏不可不保、驱除准噶尔的军队势在必行,坚持要再次出兵。
当然,在清军惨败的前车之鉴之下,这次他吸取了教训,不敢再轻视准噶尔了,而是真正重视了起来,他打算要大举发兵,派遣数万大军过去对付准噶尔。
将领自是有的,现在各地驻防的满蒙汉八旗将领是不少的,有蒙古、准噶尔、沙俄等的威胁在大清周边,这些年康熙还是有注意培养兵将的。
那么接下来,无非就要好好琢磨琢磨,哪些将领方便调动,哪些将领又冷静谨慎、智谋过人,能把这次驱准保藏之事做好了。
除此之外,还必须得有个能压得住、指挥得了、有协调统帅能力的人,坐镇指挥、居中调度,才能保证不会再发生色楞和额伦特各自为战之事。
大清已经失败一次了,若再败下去,人心可就彻底散了,难不成到时候还要他堂堂大清去和准噶尔俯身求和、和亲纳贡不成?他英明一世,难道临老了,反而要丢这种人、被后世之君所笑吗?
不成,不成!他绝对不允许,在他为帝快六十年的人生中出现这种污点!之前那次的失败,就让他够丢脸了,想起当时自己那信誓旦旦的样子,他就臊得慌!此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康熙眼中闪过了坚定。
“准噶尔不可不驱,藏地不可不保,此次西征,势在必行……当毕其功于一役……何人可为将、何人能胜任这抚远大将军之位,尔等当与朕共谋之!”因为年纪上来了,康熙的眼睛已经不再像早年那么清亮有神了,但这时候,他目光灼灼,里面却仿佛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只是心里,康熙还是有些遗憾,若是现在还是二十年前,他当御驾亲征,像当年一样将准噶尔再次赶回去。
但是现在却不行了,年纪上来了,他有心无力。好在,他还有儿子,看着下面一个个长成的年轻儿子们,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儿臣请代皇阿玛出征!”
“儿臣请代皇阿玛出征!”
……
从老三开始,一直到今年才二十一岁的老十七胤礼,这些凡是自觉自己平日在兵事、驭人方面还有些能为的皇子,都请命了,包括兄弟们当中最不善骑射的胤禛。
康熙眼中不禁又闪过一丝欣慰,这就是儿子多的好处了,上阵父子兵,朝臣们反对,但是他的儿子们总是会支持他这个阿玛的!
看了一圈这些儿子,见老四也请命了,康熙忍不住笑道:“老四,别人请命也就罢了,你这个拉弓才四力半的怎么也请命了?现在可是人人畏准兵如虎,以你之武艺,打得过准兵吗?”
康熙此言一出,在场的皇子们嘴里都忍不住泄出一丝笑意,周围本来神色严肃的群臣,脸上先是露出了一丝尴尬,然后反应过来皇上刚才透露出的消息,也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不过,这些官员们反应得倒是快,想起这位雍亲王一向心眼不大,就赶紧憋回去了,面上努力作一副严肃状。只是心里还是难免感到好笑,原来雍亲王拉弓才四力半?
我随便拉拉弓,都能拉个八九十来力呢!这是武官。
我这个不善弓马骑射的,随便拉拉弓,都能拉个五六力六七力呢!这是文官。
四力半?这得是力气小到什么程度了啊!噗!面上不显,很多官员心里却笑喷了。
也只有部分实在文弱的文官,心里才感到安慰些,原来雍亲王拉弓也不过四力半啊?这不是和我差不多?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