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清穿之宋格格有异能 > 160170(第16页)

160170(第16页)

不得不说,在哄胤禛方面,宋玉瑶这些年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当然,也不算累就是。

就她自己而言,她觉得胤禛这家伙也不算难哄,自己的性格倒是也不需要多么伪装,把不合于这个时代的一些棱角隐藏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她觉得也还好。

日子还是继续过着,这年冬日里,一直在郑家庄被圈禁的允礽病逝了,宋玉瑶又操办了一场丧事。

自皇后去世之后,身子就有些不太好的张氏,在康熙十三年四月的时候也病逝了,宋玉瑶又给操办了一场丧事。

张氏去后,胤禛没给追封,就是以贵人的身份安葬的,所以她的身后事,办得不算多么隆重,不过该有的也都有,中规中矩。

宋玉瑶看出胤禛对张氏有些不喜,她估计可能是因为张氏当初在乌拉那拉氏的病情里掺了一脚。

乌拉那拉氏毕竟是胤禛的原配嫡妻,因为当初乌拉那拉氏做的事,胤禛对她是有意见,但她在胤禛心中的份量仍然是张氏没法比的。

宋玉瑶猜测,张氏可能在乌拉那拉氏的病情里做得应该有限,不然张氏可能活不到现在。至于李氏在其中起的作用有多少,宋玉瑶就不好判断了,毕竟李氏的情况不一样。

宋玉瑶也没必要去过分探究什么,冤有头债有主,她也没啥好说的。

这几年的时间里,她也又改良了出了一种良种,是她一直在培育的蒜。这是在雍正十三年的六月。

这种蒜,预防风寒、抗菌、抗炎的功效更加显著,个头也比之前的蒜要大了一大圈,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优良的蒜种。

就和之前的那些良种一样,她改良出来的这种大蒜,也被进一步繁育后逐渐推广到各地了。而宋玉瑶,还在继续进行着她的培育良种事业。

八月的时候,胤禛又给儿子们升了一次爵位,弘暖被封为庆亲王,弘历被封为襄亲王、弘晖被封为温郡王。五个阿哥中唯有最小的弘昐,因为还未开府,所以暂时未封爵。

这年九月的时候,被圈禁在府里的允褆也病逝了,宋玉瑶再次办了一场丧事。而允祺的身子也有些不太好了,在雍正十四年五月的时候,也不幸病逝了。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兄弟们的年纪都逐渐大了,这时代的人并不像后世人那么长寿,能活到五六十岁的人,已经算是不错了,病逝的事这几年也就常常会有。

不过,兄弟们的去世,还是让胤禛颇感伤怀。他的身子,也有些不那么好了,开始有了一些病痛。

宋玉瑶一方面劝他让太医好生调治,另一方面她倒是也在私下给他投喂了一些灵液。但她没敢多投喂,也没敢经常投喂,只是在他身子因为生病比较难受的时候,会少少投喂一点。

要说感情,她对胤禛的确是有感情的,如果可以,她自然也不想他早早挂了,毕竟胤禛这一年来一直表现得挺不错的。无论是作为一个君主,还是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而言,他都是表现得不错的。

只是,她也怕真把胤禛投喂得活到七八十,到时候自己儿子长岁都五六十了,那还继什么位?

皇家父子是难做的,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若是真得过于长寿了,现在的皇子只怕真要熬不住了,她也不想看到他们父子相残。

现在才雍正十四年,胤禛才五十八,长岁也才三十八,胤禛还没开始昏庸和疑心、折磨儿子,长岁的年龄也还能再等几年,所以宋玉瑶倒是也还会偶尔再投喂胤禛那么少少一点。

时间悠悠,一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时间已经到了雍正十六年。这时,宋玉瑶已经不再给胤禛投喂灵液了,即使是少少一点,她也不敢再喂了。

这时候,长岁已经四十岁了,比起胤禛当年继位的年龄也只差四岁了,她真不敢再喂了。

这时,胤禛的身体已经不太健康了,不过,他倒是没和之前历史上一样,寻道士炼丹。这倒是让宋玉瑶感慨,历史又不一样了。

良种的事,也又有了收获,不过,这次倒并非是宋玉瑶自己培育出来的,而是她庄子上的人献上来的。

这个夏天,庄子上的人,送给她几盆异种番柿,带着清香、带着甜味和果香的番柿。

这次,这异种番柿并非她自己培育出来的,而是当初康熙赐给她的第一个庄子上的人不断选择良种、培育良种,自行培育出来的。

这倒是让宋玉瑶比自己亲手培育出来还要感到喜悦。她自己培育,异能有在其中起作用,而这时代的人自行培育出良种,可却是靠这个时代的人自己的技术和手段啊!这怎么能不让人高兴?

这个番柿良种的出现,应该算是她在这个时代起的一个比较好的蝴蝶效应了。

“主子,之前您培育出那么多种良种,您虽高兴,却也不如这次这般,这番柿怎么让您这么高兴?”小兰有些不解地问她。

宋玉瑶道:“这不一样。”

“这有什么不一样?难道是因为这番柿良种是下面的人献上来的?”小兰对自家主子的心思也是了解一些的,所以猜测道。

除了自家主子自己培育良种,这些年自家主子也在让下面的人网罗人才、研究农事,现在倒是终于见着成果了。

“是,本宫确实是因为这是下面的人献上来的才这么高兴。本宫便是在培育良种上有些才能,终究只是本宫一人有这样的天赋,却是不如大清人才济济,下面也能不断出现这样的人才才好。“宋玉瑶脸上带着笑。

“您说的是,若能如此,您不必总是在操劳宫务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去打理菜园子了。”小兰不禁认同地点点头,“只是,像您一般有培育良种才能怕是举世难寻,这些人能有您天赋的十分之一也就不错了。”

小兰知道,自家主子能有这般天赋、才能,是因为自家主子很可能是个有来历的,有大福气,这样的福气当是举世难寻的,其他人却是难与自家主子相比了。

“一个人能有本宫十分之一的天赋、二十分之人的天赋,那十个人、二十个人,便能和本宫的天赋一样,但愿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啊!”宋玉瑶期盼地道,而她也会为此而努力,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影响之下,去尽力促成人才的培育。

“会越来越多的。”小兰肯定地点点头。

这年十二月,胤禛六旬的万寿节来了。这次万寿,没有再像之前的那么简朴,而是热热闹闹地办了一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