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阳光正好,照在去养身上,它正趴在圈舍里啃着竹子,嘴里发出满足的“咔咔”声。
它长大了,也更懂事了。
有时它会突然抬头,看着她,然后咧开嘴笑??那笑容,像极了养还。
她知道,养还没有离开,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陪伴着去养,陪伴着她。
日子一天天过去,去养也逐渐适应了没有养还的生活。
它开始和喜喜、秋秋一起玩耍,偶尔还会去逗逗隔壁圈舍的小熊,俨然成了熊猫谷的“社交达人”。
而上说心,也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她开始接手更多关于去养的照顾任务,包括它的日常饮食、行为观察、健康监测等。
每天早上,她都会骑着三轮车,穿过晨雾弥漫的山谷,来到熊猫谷。
去养听到她的脚步声,总会第一时间跑到栏杆边,伸出手,等着她来摸头。
“早啊,小懒熊。”上说心笑着伸手揉揉它的脑袋。
“心心,我今天想吃胡萝卜!”去养眨巴眨巴眼睛,一脸期待。
“胡萝卜?你昨天不是刚吃过吗?”
“但我今天还想吃。”
“那你得先把竹子吃完。”
“……”去养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认真点头,“好。”
它果然很听话,吃完竹子后,还主动去喝水,然后趴在阳光下晒太阳。
上说心坐在一旁,看着它,心里一片柔软。
她知道,去养已经慢慢走出了养还去世的阴影,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她不再每天沉浸在悲伤里,而是更加珍惜当下,珍惜和去养在一起的每一刻。
有一天,她收到一封来自基地科研部门的邮件。
>【邮件内容】
尊敬的上说心老师:
您好!
关于养还同志的死亡原因,我们已整理出完整报告,并附上相关医学资料。
此外,我们计划在来年春天,举办一场纪念活动,邀请所有与养还同志有过交集的饲养员、研究员、志愿者等参与,共同缅怀这位为大熊猫保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母亲”。
若您愿意参与此次活动,并撰写一篇关于养还与去养的专题文章,我们将非常欢迎。
期待您的回复。
祝好!
科研部?秦初夏
上说心看完邮件,心中一阵感动。
她立刻回复邮件,答应参与活动,并表示愿意撰写文章。
她想让更多人知道养还的故事,知道它如何用一生守护去养,如何用爱与责任,为熊猫家族留下最珍贵的礼物。
那天晚上,她坐在灯下,提笔写下:
>【文章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