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秦镇天司 > 第871章 死守天剑峡血筑长城(第1页)

第871章 死守天剑峡血筑长城(第1页)

“同在千刃山脉的百斩门,剑道走刚猛霸道、一力降十会的路子。门主‘开山斧’袁裂山亦是半圣强者,一柄‘裂岳巨剑’,剑势大开大阖,有劈山断岳之威。”

“执事长老‘岳镇’亦是凝练领域的剑道强者,曾以一剑。。。

山风拂过苍梧岭,陶笛声如丝如缕,缠绕在紫藤花间,又随晨光洒向千山万壑。苏篱吹罢一曲,指尖微颤,额角沁出细汗。她已不复年轻,这一夜梦中所见的光点仍在心头流转??那些面孔、名字、未尽之言,仿佛并非幻象,而是某种召唤。

阿禾悄然走近,将一件厚袍披在她肩上,随后递上一封新信。泥封已启,是沈知白笔迹,墨色沉稳,却字字如刀:

>“师尊见字安好:

>《沉默者的证词》刊行半月,民间震动远超预期。百姓争相传阅,街头巷尾皆有老者含泪讲述旧事,孩童亦能背诵‘我痛过,但我还活着’一句。然风波骤起,三日前,京畿突现‘盲疫’??非疾非伤,患者双目完好,却视物如雾,黑白颠倒,唯独看不见文字与人脸。

>更令人惊惧者,染病者多为曾公开朗读《缄默录》或参与‘声碑’刻名之人。太医署查无病因,唯有游医李九针指出:此症始于耳鸣三日,继而神志恍惚,终至‘心盲’。其言似有所指。

>我暗中调阅镇天司残档,发现《静音律令》之后尚有《盲心科仪》,载有‘以音乱神,以影蚀魂’之术。其法需取百名幼童初啼之声炼成‘迷魂哨’,再借风势散播于言语昌盛之地,使人虽能见,却不信所见,终陷自我怀疑之境。

>师尊,他们卷土重来,且手段更阴。若任其蔓延,民心将自毁于猜忌,真话反成谣言,正义沦为妄语。

>我已命人封锁鸣心塔周边,但长安之外,已有十七州上报类似病例。请速示下。”

苏篱读毕,久久凝望东方天际。霞光初染,紫藤花瓣飘落于信纸之上,宛如血痕。

“他们怕我们说话,如今又怕我们看见。”她低语,“于是便让我们既不能信耳,也不能信眼。”

阿禾脸色发白,急忙在地上写道:“**迷魂哨……是不是就是银哨的前身?**”

苏篱缓缓点头:“不错。当年静音科不止制铃,更炼哨。那银哨本为测试失语者所用,而‘迷魂哨’则是主动施术之器。两者同源异流,皆出自镇天司最黑暗的密室。”

她闭目回忆,脑海中浮现出十年前地牢深处那一幕:青铜炉火熊熊燃烧,九名女童被蒙住双眼,口中被迫发出尖锐初啼,声音被铜管导入地下石瓮,经七七四十九日凝炼,终成一缕无形毒音。她曾亲眼见一名执剑使吹响此哨,刹那间,整排囚犯抱头惨叫,有人撕扯自己耳朵,有人疯狂书写根本不存在的文字。

“这不是病,是洗脑。”苏篱睁开眼,目光如刃,“他们要的不是沉默,而是让真实变得不可信。当你说你看见了什么,别人说你疯了;当你坚持真相,世人却笑你妄言。这才是最高明的压迫??不封你的嘴,只毁你的心。”

她转身走入密室,再度取出那只漆黑木匣。铜铃虽碎,残片仍存,她将其置于一方玉盘之上,又从墙角取下一具枯骨手掌??那是当年替她藏匿证据而被处死的狱卒遗骸,掌心尚握着半枚破碎陶哨。

“阿禾,去叫孩子们集合。”她沉声道,“今日不教吹笛,教听音。”

正午时分,观言台再次聚满弟子。苏篱立于高台,手中托着那枚银哨。

“你们可知,为何有些人宁愿瞎也不愿看?”她问。

无人应答。

“因为他们害怕看清。”她轻轻摩挲哨身,“今天我要你们做的,不是对抗失明,而是学会在迷雾中辨认真实。真正的光明,不在眼里,而在心里。”

她将银哨凑唇,深吸一口气,吹响。

尖锐哨音划破长空,如针刺耳。弟子们纷纷捂耳,面色扭曲。唯有几个年幼孩子呆坐不动,眼神空茫。

苏篱心头一震。

“你们……听不见?”她蹲下身,逐一询问。

三个孩子摇头。其中一人怯生生写下:“姑姑说,这声音像风。”

苏篱猛然站起。她终于明白??**迷魂哨的影响,并非让人彻底失聪,而是改写听觉认知**。它不消除声音,而是让人误以为那是自然之音,从而忽略其邪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