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望着他,忽然笑了,眼角还挂着泪。
“你知道吗?”她说,“我今天录歌的时候,脑子里全是巴黎的那个废弃工厂。那个抱着画板的女孩,那个递纸条的小男孩……他们让我相信,有些声音,即使微弱,也能穿透黑暗。”
他牵起她的手:“所以,继续唱吧。不管有没有人听,我们都得唱下去。”
一周后,《回声》杀青宴举行。没有红毯,没有闪光灯,只有一桌家常菜和一瓶老酒。导演举起杯子,声音沙哑:“感谢你们把灵魂借给了我两个小时。这部电影,不属于资本,不属于流量,它属于所有曾被误解、被忽视、被伤害却依然选择相信的人。”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当晚,他们回到家中。庭院里积了一层薄薄的落叶,藤椅上落满了水珠。方浩打开音响,放起了他们去年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录的一段环境音??溪流、鸟鸣、风吹松林。
苏灵儿靠在他怀里,轻声说:“我想通了一件事。”
“什么?”
“我不想再等‘合适时机’了。”她转头看他,目光坚定,“我想有个孩子。不是为了满足别人,而是因为我终于准备好,把这份爱传下去。”
他怔住了,随即眼眶泛红。
“你确定吗?”他问。
“确定。”她笑,“而且我希望他将来能听懂你的歌,也能唱出自己的声音。”
他紧紧抱住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微微发颤:“谢谢你。谢谢你愿意和我一起,把这条路走得更远。”
夜深了,月亮穿过云层,洒下一地银光。
几天后,一条短视频悄然登上热搜。画面模糊,显然是手机偷拍:一对男女在地铁通道里弹唱,男的背着吉他,女的站在旁边轻声合声。歌曲陌生,却直击人心。评论区炸开锅:
“这嗓音……是苏灵儿吗?”
“方浩的新民谣?怎么一点宣传都没有?”
“听完这段,我在地铁站哭了十分钟。”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而视频结尾,女人摘下面罩,对着镜头微笑了一下,然后轻轻说了句:“生活不止掌声,还有回声。”
这句话,很快成了网络热词。
与此同时,《路过人间》专辑正式立项。制作名单极简:制作人??方浩;vocal指导??苏灵儿;封面设计??暂保密。
唯一公开的信息,是一段录音花絮音频,背景音里有个小男孩稚嫩的声音问:“哥哥,姐姐,你们明天还来唱歌吗?”
方浩笑着回答:“只要你需要,我们就一直在。”
春去秋来,一年之后。
《回声》在全球上映,斩获三项国际大奖,豆瓣评分高达9。2。无数观众写信给基金会,说自己因此鼓起勇气去看心理医生;有父母哭着感谢他们,说终于理解了抑郁的孩子不是“作”;也有年轻音乐人说,因为这部电影,他们决定放弃商业包装,回归本真创作。
而《路过人间》专辑发行首周,实体销量突破百万,数字平台播放量破十亿。主打歌《回家的路》成为年度治愈金曲,被多家医院、心理咨询机构用作背景音乐。
最让人动容的,是专辑封面??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姐姐,你让我觉得,我也能被喜欢。”
下方印着一行小字:
**献给所有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
某日清晨,北京郊外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里,传来一阵歌声。一群患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围坐在草坪上,跟着老师哼唱《回家的路》。阳光洒在他们脸上,笑容纯真。
教室门口,苏灵儿抱着刚满一岁的女儿静静站着。小女孩还不太会说话,却已能随着旋律摇晃小脑袋。
方浩走到她身边,轻声问:“累吗?”
她摇头:“看到他们唱歌,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他搂住她的肩,望着远处的孩子们,忽然哼起那段熟悉的旋律。
风穿过树林,带着春的气息,也带着无数未曾说出却已被听见的回声。
而在巴黎那座废弃工厂的墙上,那行喷漆字迹已被风雨侵蚀,模糊不清。但当地人说,每当下雨的夜晚,仍能隐约听见歌声,仿佛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