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耀刚想说话,就听耿母打趣道:“彦老爷说他家阿遥可是日日等着你回来娶他呢!又怎会不愿意。”
古代女子多保守,讲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耿耀想着那女子不外如是。
“娘。”
“干啥?”
“就一个问题,长的好看吗?”
耿母手拿着青菜,笑的乐不可支:“好看好看,爹娘给你打听过,全宁安县最最好看的人了,知书达理,温柔和善。”
耿耀原是厚脸皮,此刻脸上却有些泛红。
贼老天,原谅你了。
劈他五里地给个媳妇,值了。
“愿意?”耿母看出他的想法,故意问道。
耿耀:“她既然不嫌弃我,我自然是愿意的,我以后会好好对她,不会让她吃了苦头。”
耿母刚玩笑说媳妇,耿耀自是想着女子。
古代少了高楼,夏风未曾被遮挡,六月的树下有股清凉。
耿家人皆是露出打趣的笑意,耿耀无法,只能任由他们笑。
耿家人各忙各的,墙角一个小孩撅着屁股不知道在做何事,耿耀走过去轻踢了一下。
厚哥儿呆愣愣的回头,看到人忙捂住嘴。
“吆,偷吃什么呢?”耿耀蹲下身,伸出手:“见面分一半,要不然我告诉你奶了,让她骂你。”
小小的小孩耷拉了眉眼,从小小的口袋里掏出几颗糖。
“哪里来的?”
小孩含糊道:“二婶婶。”
他听到了,二叔要娶二婶婶了。
“二婶婶?”耿耀:“哪个二婶婶?”
“二叔叔要娶的二婶婶。”
今日耿父耿母出门带了耿厚,这个二婶婶是谁不言而喻。
耿耀瞬间乐了,看来他这未过门的媳妇确实温柔脾气好。
未曾见面,便升起了几分好感。
阿遥。。。
耿耀记下这个名字。
挺好听。
武平县的县令已战死,耿武拿着他的信函去了宁安县县衙,县令看了信叹息一声,安排耿武当了个捕快。
边塞的夫子不如繁华处,耿文在武平县时备受瞩目,来到宁安县便如小鱼小虾,一个秀才没人能看得上眼。
家里花了银钱帮他进了县学,日也读,夜也读,耿耀三更起夜都见他房中亮着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