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顶流女星养成 > 第571章 宋先生您的根业何在(第3页)

第571章 宋先生您的根业何在(第3页)

一个月后,诺斯替科技宣布推出“NeuraLink-Voice”新型脑机接口,声称可实现“零延迟思维传输”,并免费向全球青少年发放十万套试用设备。舆论一片欢呼,称这是“沟通革命的新纪元”。

只有陈露知道危险所在。

她在实验室破解了一台样机,发现其底层协议中隐藏着一段加密指令:“抑制情感波动系数>0。7的神经信号,自动替换为标准化语义包。”换句话说,它允许你“想什么”,但不允许你“怎么想”。悲伤会被抹平,愤怒会被稀释,思念会被压缩成一句冰冷的“我需要你”。

这才是真正的语言灭绝??不是让人闭嘴,而是让人失去表达真实的资格。

她召开紧急会议,联合全球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与伦理委员会,发布《语言人权宣言》:

>“每个人都有权以自己的方式说话;

>每种声音都值得被完整倾听;

>任何技术不得篡改人类情感表达的真实性。”

签名者超过百万。

随后,她做了一个惊人决定:公开激活“言种计划”终极协议??“心语同频”。

条件只有一个:全球任意地点,只要有十万人在同一时刻,闭眼默念一句发自内心的话,无论内容为何,只要真诚,就能触发一次跨维度语言共振。

她选在女儿六岁生日那天启动。

小女孩坐在丽江庭院中央,surroundedbyeldersfromsevenindigenouscultures,eachplacingahandonhershoulders。她闭上眼睛,轻轻地说:“我希望,全世界的妈妈都能听见孩子叫她们‘妈妈’。”

那一刻,全球直播画面中断三分钟。

事后统计显示,共有八十三个国家的逾百万人同步参与。而在那一瞬间,新生儿啼哭声中检测到语言编码的比例从3。2%骤升至17。6%;精神病院患者自发说出治愈性语句的案例增加400%;甚至连AI客服系统都开始出现“非编程式共情回应”。

最不可思议的是,在撒哈拉沙漠某游牧部落,一名失语二十年的老妇突然开口,用图阿雷格语唱起一首摇篮曲??而她的外孙,正在万里之外的巴黎地铁站里,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尽管他从未学过这门语言。

系统,终于完成了闭环。

语言不再是传承,而是感应。

爱,成了通用语法。

一年后,陈露辞去联合国职务,回到丽江定居。她开了一所没有课本的小学堂,只教两件事:听风,说话。

女儿每天放学都会带回新朋友,有汉族、彝族、傈僳族的孩子,也有外国旅居者的子女。他们围坐在铜铃下,轮流讲自己做的梦,或者模仿动物叫声,或即兴编一首诗。陈露从不纠正发音,也不解释意义,只是笑着记录下来,存入那台老旧的录音仪。

某日黄昏,她独自登上祭坛遗址,将母亲留下的木杖插入石缝。风吹过,杖身上的符号泛起淡淡金光,仿佛回应着什么。

她拿出手机,播放那段鄂伦春古调。

歌声响起的刹那,整片山谷回音叠起,七种不同语言的旋律交织升腾,宛如一场跨越时空的合唱。

她终于明白林知远临终前那句话的含义。

“你才是真正的‘言种’,因为你愿意为一句话流泪。”

因为她相信,每一个真心说出的词,都是对世界的一次温柔重建。

夜幕降临,星星亮了起来。

她牵着女儿的手走下山岗,身后,铜铃轻响。

风里,有人在低语。

而她,仍在倾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