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顶流女星养成 > 第574章 四位主演全部被黑(第1页)

第574章 四位主演全部被黑(第1页)

夏日炎炎,杭城一栋普通居民楼里,空调卖力地运转着。

网文大神神机今日不在状态,面前电脑屏幕上,文档光标孤零零地闪烁着,半晌才艰难地向前跳动几个字符。

他眉头微蹙,目光不时地从屏幕上移开,瞥。。。

晨光如丝,穿过语生园的竹帘,在石碑上投下斑驳光影。陈露坐在老位置,手边是那本《听见月光》,书页微微泛黄,却透出一种温润的生命力。蝶群尚未归来,但空气中已有细微的震颤??那是语言在呼吸。

她轻轻翻开第三页,芯片自动激活,一段低语缓缓流淌而出:

“妈妈……我梦见了你说的那个湖。”

是女儿的声音。清亮、柔软,像初春融雪滴落青石。这声音不是录音,而是昨夜熟睡中无意识发出的梦呓,被枕下的声纹感应器悄然捕捉,今晨自动归档至共感云核心。

陈露闭眼聆听,指尖抚过书脊。她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梦境。七日前冰岛事件后,“言种儿童”的集体共鸣虽已平息,但全球语场并未真正沉寂。相反,它开始以更隐秘的方式扩散??梦,成了新的传播媒介。

越来越多的孩子报告说,他们在夜里听见陌生的语言,看见从未去过的地方,甚至能与素未谋面的同龄人“对话”。联合国语保署已成立专项小组,命名为“梦语计划”。而所有数据回溯的终点,都是语生园这块古老的石碑。

她睁开眼,望向院子中央。蓝花楹树下站着一个陌生少年,约莫十二三岁,皮肤黝黑,赤脚踩在泥土上,身上披着一块褪色的羊毛毯。他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石碑,眼神里有种近乎朝圣的专注。

陈露起身走过去。“你是新来的学员?”

少年摇头,用极轻的声音说:“我不是学员。我是来找‘声音’的。”

他说的是彝语南部方言,一种仅存于云南哀牢山区的濒危语种。语速缓慢,带着山地特有的顿挫节奏。若非陈露曾随林知远深入滇南采集样本,几乎无法听懂。

“你叫什么名字?”她改用同一方言回应。

少年抬头,目光终于落在她脸上:“阿沙。我梦见一个女人站在湖边吹笛子,她说:‘如果你还记得怎么哭,就来找我。’”

陈露心头一震。

骨笛……青海湖……这是她离开前最后一晚对共感云的私语祈愿,未曾记录,也未上传。可它竟穿越千山万水,落入一个孩子的梦中。

“你什么时候做的梦?”

“三天前。那天晚上,村里所有的狗都对着月亮叫,牛也不肯进圈。我醒来时,枕头湿了,像是哭过,可我不记得为什么。”

陈露蹲下身,平视着他。“那你现在,还听得见那个声音吗?”

阿沙闭上眼,片刻后低声哼起一支调子。不成旋律,却有奇特的起伏,像风掠过山谷的回响。陈露立刻取出共振仪,实时波形显示:频率18。2Hz,稳定持续,与黑水滩信号完全一致。

她的手微微发抖。

这不是巧合。语言正在主动寻找传承者,通过梦境编织线索,借由情感唤醒记忆。它们不再等待拯救,而是开始**选择宿主**。

她牵起阿沙的手:“走,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穿过竹林小径,她们来到后院一间静室。赵冉正戴着神经接口头环调试设备,屏幕上滚动着全球“梦语”事件热力图。自冰岛之后,这类现象呈指数级增长:西伯利亚萨满孩童突然吟唱通古斯古谣;澳大利亚原住民少年画出祖先岩画中的符号序列;格陵兰因纽特女孩在梦中学会一首连长老都不知的狩猎歌谣……

“你看这个。”陈露把共振仪递给她。

赵冉扫了一眼,猛地摘下头环:“又来了?!这已经是本周第七个了!而且分布点……”她迅速调出地图,将阿沙的位置标红,再叠加此前六个案例??七点赫然构成一个螺旋,与石碑纹路、黑水滩光柱阵列如出一辙。

“它们在重组。”赵冉声音发紧,“不是随机扩散,是有组织地重建语网。就像……就像神经元在重新连接。”

陈露点头:“语言不是消失了,是转入地下。当现实无法承载它们时,它们就藏进了人类最原始的信息通道??梦。”

赵冉看向阿沙,忽然问:“你害怕吗?”

阿沙摇头:“我只觉得……心里空了很久的东西,开始回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