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90分钟,全神贯注。让他们尝尝荷兰足球的强度!”
球员们齐声响应,训练课在充满斗志的氛围中结束。
傍晚时分,飞机缓缓降落在跑道上。
机舱门打开,主教练德尚第一个迈出舱门,他身穿笔挺的深色西装,目光沉稳,手里攥着一份战术分析报告。
随后,罗伊戴着耳机,单手插兜,慢悠悠地走下舷梯。
他抬头瞥了一眼阴沉的天色,嘴角微扬,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对决充满期待。
莫伦特斯紧随其后,高大的身影显得格外醒目。
他一边走下飞机,一边低声和身旁的久利交谈。久利则戴着墨镜,步伐轻快。
德尚在机场简短接受采访:
“我们尊重埃因霍温,但摩纳哥有自己的目标。明天的比赛,我们会证明自己”
然而,他话音刚落,就发现。
记者们齐刷刷转身,话筒、摄像机全部对准了。罗伊。
罗伊在蒙特卡洛电台的争议言论经法国《队报》报道后,在荷兰足坛引发舆论地震。
——罗伊说埃因霍温1988年欧冠决赛一球未进,全程被本菲卡压制,最后在点球大战击败本菲卡夺冠,是因为本菲卡被古特曼诅咒。
长期与埃因霍温对立的阿贾克斯系媒体《共同日报》和费耶诺德喉舌《鹿特丹新闻报》不约而同地转载——前者甚至配发了1988年欧冠决赛本菲卡球员掩面哭泣的特写照片,标题赫然写着《“诅咒冠军”?法国神童撕开psv最骄傲的伤疤》。
这些媒体不约而同地聚焦罗伊最具挑衅性的观点:他将埃因霍温队史唯一的欧冠冠军归因于“古特曼诅咒”的玄学力量,而非竞技层面的真实实力。
更微妙的是,这些转载报道都刻意省略了罗伊后续对埃因霍温现役球员的技战术评价,仅保留其涉及历史争议的部分。
《鹿特丹新闻报》甚至在编者按中阴阳怪气地写道:“或许psv博物馆该为那座欧冠奖杯添加说明牌——‘特别鸣谢:贝拉-古特曼先生的超自然助攻’。”
这种选择性报道进一步激化了埃因霍温球迷的愤怒情绪。
荷兰记者蜂拥而上,尖锐问题直指罗伊:
“你说埃因霍温靠诅咒赢欧冠,是否在侮辱1988年那支传奇球队?”
罗伊耸肩:“我只是同情本菲卡被诅咒这件事,历史就是历史,我只是陈述事实。”
“罗本说你根本不懂欧冠强度,你怎么回应?”
罗伊:“我确实没踢过欧冠,但如果我欧冠小组赛第四名出局,我不希望别人知道我踢过欧冠这件事。”
“希丁克说你是‘媒体小丑’,你承认吗?”
罗伊微笑:“如果我输了,可以承认。”
停顿半秒,眼神带着狡黠。
“但如果我赢了,不知道希丁克先生到时候还希不希望我承认。”
“韩国媒体要求你为‘兵役言论’道歉!”
罗伊:“我拒绝。”
现场短暂寂静,随后他慢条斯理地补充:
“不过,如果真有人该为这类要求出面,那应该是美国媒体。”
在场记者愣了一秒,随即爆发出一阵压抑的笑声。
2003年9月17日,20:20,距开赛30分钟。
飞利浦球场的灯光渐暗,只剩下环绕顶棚的led灯带泛着幽蓝的光。
广播里传来低沉的提示音:“女士们先生们,请起立,迎接欧洲冠军联赛。”
随后,熟悉的《championsleagueanthem》响起——由伦敦皇家爱乐乐团演奏的恢弘交响乐版本,高亢人声回荡在球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