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回灾年给老妈完美童年[七零] > 第 27 章(第1页)

第 27 章(第1页)

王跛子带来的“蚯蚓致富”消息,在方夏荷心里激起了涟漪。

她深知,在经历了鱼塘风波和成刚的悲剧后,整个家,甚至整个村子,都需要一个充满希望的支点来重新站起来。这不起眼的“地龙”,或许就是那根撬动未来的杠杆!

她立刻行动起来,目标明确——说服方文斌。

“方大哥,鱼塘现在稳当了,但光靠养鱼,风险还是大,收益也有限。”方夏荷找了个方文斌心情尚可的时机,开门见山,“我打听到个新门路,成本低,见效快,还能跟鱼塘搭上关系,给咱家,甚至给村里多开条财路!”

方文斌刚经历一场虚惊,又被成刚的事和魏星的阴影笼罩着,正有些心灰意冷,闻言兴趣缺缺:“啥门路?还能比养鱼来钱快?”

“养蚯蚓!”方夏荷斩钉截铁。

“啥?养虫子?!”方文斌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脸上写满了荒谬,“夏禾,那玩意儿土里一抓一大把,谁稀罕养它?白费功夫!”

“方大哥,此一时彼一时!”方夏荷早有准备,把从王跛子那里听来的信息,结合自己前世模糊的记忆,条理清晰地分析起来,“现在城里搞‘生态农业’,讲究绿色无污染!蚯蚓,第一是上好的中药‘地龙’,药材公司收!第二是绝佳的动物蛋白饲料,喂鸡鸭鱼,长得快,肉蛋品质好!第三,蚯蚓粪是最好的有机肥,肥力足,不烧根,比化肥强,城里人抢着要!最关键是,它吃啥?烂菜叶、秸秆、牲口粪!咱们村缺这个吗?成本几乎为零!技术门槛也不高!”

方文斌听着听着,脸上的荒谬渐渐被一丝好奇取代:“这。。。。。。真有你说的这么好?能卖上价?”

“千真万确!邻县已经有人靠这个发财了!王跛子亲眼所见!”方夏荷加重语气,“而且,咱们可以小规模先试。就在鱼塘边上,挖几个浅池子,用砖围起来,铺上秸秆、牛粪,引点蚯蚓种苗进去养着。鱼塘的塘泥、清理的杂草、咱家吃剩的菜叶子,都能喂它!养出来的蚯蚓,一部分喂鱼,降低饲料成本;一部分晒干卖药材;蚯蚓粪就上到自留地或者卖给需要的人!一举多得!就算最后卖不上大价钱,至少给鱼塘省了饲料,肥了地,也亏不到哪里去!”

方夏荷描绘的蓝图清晰而诱人,特别是“降低鱼塘成本”、“废物利用”、“有机肥”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打动了方文斌。他毕竟是个有闯劲的农民,只是最近被打击得有些消沉。

“听起来。。。。。。是有点门道。可这技术,咱不懂啊?总不能瞎养吧?”

“技术的事,交给我!”方夏荷立刻拍胸脯,“我这就去镇上的图书馆查资料!再托人打听邻县农技站有没有指导手册!咱们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

没过几天,方夏荷安顿好诊所,就风风火火地赶往镇上的图书馆。这年头,图书馆门可罗雀,管理员是个戴着老花镜、慢悠悠的老先生。

方夏荷说明来意,想找关于“蚯蚓养殖”、“生态农业”方面的书。老先生翻了半天目录,摇摇头:“姑娘,你说的这些太新了,咱们这小地方,恐怕没有专门的。。。。。。”

他话没说完,旁边书架传来一个温和清朗的声音:“同志,你要找蚯蚓养殖的书?”

方夏荷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正站在农业类书架前,手里拿着一本书。

他身材颀长,气质斯文,眼神明亮而带着点书卷气。方夏荷认出他,是前两年下乡到正阳村插队、后来因为文化水平高被调到公社中学当老师的知青——周默。

他平时沉默寡言,但教学认真,很受学生尊敬,文静和立业的婚礼,还是这位周老师主持的呢。

“周老师?您也在这儿?”方夏荷有些意外。

周默点点头,浅笑:“嗯,来找点资料备课。你要找蚯蚓养殖的资料?”他扬了扬手中的书,“这本《农村实用技术手册》里有一章专门讲这个,虽然简单,但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都有。还有这本《土壤与肥料学》,里面也提到了蚯蚓改良土壤的作用。”

他熟稔地从书架上抽出另一本递过来。

“太好了!谢谢周老师!”方夏荷大喜过望,连忙接过书。

两人就在书架旁低声交流起来。周默显然对农业技术也有些兴趣,问起方夏荷为什么想养蚯蚓。

方夏荷简明扼要地说了生态循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想法。周默听得频频点头,眼神里流露出欣赏:“方大夫,你这个想法很有前瞻性,符合生态发展的理念。实践起来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就在两人相谈甚欢时,图书馆外传来一阵惊恐的尖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