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蝉鸣声声,孟大儒的房间内,一个面容俊朗的青年负手站定。
吴欢同燕珩和刘并一起到此处,吴欢还未说话,便一眼扫到了眼前看起来十分熟悉的青年人。
……他似乎就是吴欢曾在皇帝身边见过的那个与众不同的太监。
“殿下,本人代陛下与娘娘来传密信。”他低下头去,将一封包装极其考究的信函呈递到吴欢跟前。
吴欢接过信,撕开封口的胶条,展开信件。
信上娟秀美丽的字体映入眼帘。
吴欢:……可是我不认字啊。
她皱着眉头,貌似认真地读了一下信上的文字,只认出门、一、王等几个简单的字,但在眼前太监的目光下,还是撑着体面道:“本宫知晓了。”
那太监闻言,从胸口掏出一个火折子上,打开递到吴欢跟前,冷声道:“殿下,陛下有令,此信仅殿下一人可见,需阅后即焚。”
……她一句话都没看懂。
吴欢忍住额角太阳穴的跳动,无视了那太监递过来的火折子,将信揣到了自己怀里。
硬撑着道:
“我已许久未收到父皇母后的消息,甚是想念,便先收着了,后面自会焚烧。”
“这……”
那太监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吴欢急忙出声打断:“多谢公公了。”
她盯着那太监,眼神里带着不容质疑的威严。
……能不能对太子网开一面!可恶!
一直沉默的刘并忽然朝她挤眉弄眼起来,并尴尬地开口出声道:“殿下是不是记错了,这可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凌空阁的徐侍卫啊!”
……早就看你小子浓眉大眼的不像太监,原来真不是啊。
……怎么还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为什么不早说。
吴欢轻咳了一声,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又重复道:“多谢徐侍卫了。”
“殿下客气了,都是应该的。”徐奉恩的眼神在屋内一直站着但没有说话的陌生小姑娘身上扫了一下,暗暗记下了她的样貌和不凡气质。
“殿下可要回信?”
徐奉恩又问道。
吴欢向燕珩投去了一个问询的眼神,燕珩略一垂眸,似是道:“要回。”
吴欢明了,立刻道:“要回的。只是此处不便,待我去我房间内写一封信,立刻拿来给你。”
徐奉恩笑道:“殿下不必如此着急。”
暂别徐奉恩,吴欢与燕珩一道回到吴欢的寝室。
吴欢嘱咐了刘并在外面等待,关上门窗,确认四下无其他人在此后,吴欢方才松了一口气。
她从怀中掏出揉得有些皱巴巴的纸,在燕珩跟前展开。
“殿下,你的信。”
燕珩将目光落在放在桌上的信纸上,信上的字迹娟秀清丽,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他母后的字迹。
一直以来,他都因为母后的过度关心和保护而有些厌烦。
但时至今日,经历了莫名其妙地和吴欢互换身份,失去武功,四下无人可信和被一帮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人挑衅之后。
他在异乡再次见到母后的书信,却怀念起在宫中的日子。
他垂眸,一个一个字地读过去。皇帝和皇后前两页纸充满了对于孩子学业的关心和问候。但最后一页纸上,除了普通的嘘寒问暖之外,末尾却将话锋一转,转到了吴欢身上。
皇后写道:“珩儿,你在永宁镇私收门客,并为之于平民百姓家中大闹一事,你父皇已知晓,对此颇有意见。听闻民间众人对此事亦多有议论,母后深感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