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值翰林推门而入时,只见御案后端坐的身影如山岳巍然,哪还有半分疲态?
唯有案下紧攥到发白的指节,和那封被悄悄收入袖中的香笺,知道他这位铁血帝王最深的牵挂。
*
东京汴梁皇宫,寇听雨在寝殿内拧着眉头走来走去。今日刚刚见过父亲的寇听雨,心内烦躁难安。
爹爹告诉她,前线战事吃紧,陛下几近通宵达旦,大宋将士已然死伤无数。
寇听雨深知景熙的性子,想他为战事定是思虑过重,头痛更甚,加上军报不论时辰,夜间更是难以睡上多久。
寇听雨恨不得飞到他身边抚慰他,护着他,叫他哪怕多睡上一个时辰,帮他按摩缓解头痛。
走前她教过王乔,如何按摩学位和热敷来缓解,还带上许多大食进贡的苏合香丸。但她也知,他应属紧张焦虑性头痛,需要她本人来抚慰。
汴梁天气还微凉,之兰青竹在旁,见自家主子如此烦闷,额角竟见了润湿,之兰拿着扇子追着扇风,将寇听雨晃得眼晕,挥手道:“之兰之兰,别扇了,我不是热的,是烦的。扇子没用的!”
之兰无奈退到一旁,瞅着青竹发愁。
青竹则稳如老狗般,叫之兰附耳过来,三言两语间将之兰派出去不知作何去了。
青竹上前托住她的胳膊,边走边说:“娘娘,不如我们出宫散散心罢!之兰去找衣服了,我们叫阿川派人暗中护着,安全不是问题,我们易装出去散散心罢。”
寇听雨闻言双眼一亮,确实好久没出宫了,上次还是父亲生日去祝寿,已是几个月前的事了。
于是三人传消息给阿川,阿川在陛下走前已是得到陛下亲口吩咐,若是皇后在皇宫待不住想出去,务必带足人手,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必阻拦,好好护着便可。
阿川亲自带队一组皇城司精锐出动,不显眼的分散开,明里暗里地护在乔装的寇皇后周围。
寇听雨做普通女子家寻常装扮,与之兰青竹做姐妹出游状,阿川和扮成车夫的高手侍卫随同,众人往汴梁内城东部而去。
寇听雨一众来到了桑家瓦子,吩咐青竹去寻陈雪婵来叙旧喝茶。
青竹在瓦子里东寻西问了好些人得知,婵娘如今已是张枢密使的妾室,现下人已被养在枢密使府上。
寇听雨叫青竹递帖子去试试,看她能不能、要不要见她。
*
婵娘是元和初年景熙登基之前被张枢密使看中,两人日渐产生些情谊,于是张枢密派管家携“乐籍除免状”至教坊司,缴纳赎金二百贯,而婵娘则在汴京府衙签了那“从良文书”。
脱了乐籍,张枢密未辜负她,将她正式下聘纳入府中成为妾室,而非家妓,得到了张枢密正妻的接纳,在府内都称她如夫人。
进张府三日后,枢密使私宴上,她改梳同心髻,着杏子红单衫,唱起新填的《鹧鸪天》。席间有人笑问她:“陈校书可比瓦子里自在?”
婵娘朝张枢密瞧了眼,嘴角弯得恰到好处道:“蒙相公赐砚,学作诗罢了。”
自此,婵娘以其才貌为张枢密拓展人脉,亦常代主酬客,不光替张枢密出力,还解了张府大娘子的应酬之苦,府中上下皆对她颇有好感。
婵娘未将自身与当今陛下皇后的结识告知任何人,她亦非不敢说,而是觉得未到时候。
直至今年初,北辽南下的消息传来,婵娘再也坐不住了。
只因她家中最小的妹妹,与寇皇后相貌有些相像的妹妹,竟然被张枢密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打听到了!
她近日正在思量如何求她相公将她妹妹找回来,正自发愁之时,竟突然收到寇皇后的帖子约她一叙。
婵娘喜出望外,随后眼眸流转计上心来,逼着自己不可过于喜,要求自己时时刻刻谨记,那是当朝皇后,不再是当年亲切喊她婵姐姐的小娘子了。
婵娘恐怕错失机会,接了帖子速速换衣梳洗,穿上最低调得体的衣裳,不待回帖,直接带着帖子出府,找到了寇听雨所在茶楼。
寇听雨本有些失望,兴致勃勃想找人叙旧,结果早已物是人非,瓦子里已然待不住了,无奈找了家茶楼坐一坐,望一望汴梁城内的风土人情。
寇听雨正喝茶时听递帖子的宫人回来报信儿,说人已在楼下门口候着了。
寇听雨一时愣住,没想到递了帖子就马上能见到人来此寻她,反应过来欣喜地叫青竹速去领人上来。
婵娘今日只带一名贴身女使前来,很是知分寸的没有直接随着信使直接闯上去,而是恭顺地站在外头等候传唤。
婵娘思量着,只要她懂得分寸不僭越,寇皇后没准能帮她一把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