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六公主又喝多了(美食) > 林昭昭坐享其成(第1页)

林昭昭坐享其成(第1页)

次日清晨,宣武殿一片大乱。

前一夜,因吃嘉贵人烤的半生不熟豆角串儿而食物中毒的嫔妃们的母家纷纷得了消息。

于是,这一夜,宫里众人忙着救治中毒的娘娘们;宫外各家在挑灯夜战奋笔疾书写奏折。

那位还停职在家的礼部左侍郎再次被掀上风口浪尖,多位朝臣弹劾他家教女不严,挑拨是非,并毫无生活常识,导致后宫多位娘娘中毒。

这些朝臣们包括中毒的嫔妃们的母家,也有根本与此事无关,纯是定国公的政敌。

因为左侍郎背后的那棵大树正是定国公,于是定国公也自然而然地被质疑“家风不正”,“不敬皇室”。

定国公莫名其妙地背锅了。他也派人从宫里打听出来,知道是皇后联合贵妃故意惩罚嘉贵人,结果因为豆角没烤熟误伤了其他嫔妃。

可是定国公哪敢把这些嫔妃们中毒责任推到皇后和贵妃身上。皇后背靠太后和恭王府,而贵妃的母家是军事重臣镇远侯。

哪个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于是定国公派他的近臣拐弯抹角地参了六公主一本,理由是:六公主不应该在皇宫内城烤串儿,还动用了禁卫军,又再次影射了一次六公主妄图行商贾之事,有损皇室体面。

话音刚落,朝堂上静默了一下,忽然就见恭王和镇远侯同时出列,请太子殿下严惩定国公和左侍郎。

恭王爷告定国公表面不尊公主,实则不敬太子,更是眼中毫无当今圣上。竟敢对皇室兄妹见面吃饭都设立规矩,指手画脚。

恭王府提出,原本以为嘉贵人挑拨贵妃和太子、公主关系是妇人无知,如今听定国公的意思原来是有意为之,看来嘉贵人是代表了定国公府去故意挑拨皇后、太子和贵妃之间的关系,搬弄是非。

因此,嘉贵人应重罚,定国公府应自省,是否僭越了天子和储君。

恭王府一下子把僭越天子、不敬皇室的大锅砸到了定国公身上,顿时朝堂上一片寂静。无人敢出声。

定国公气得差点背过气去,马上跪下欲向太子告恭王爷。

“殿下,老臣冤枉…”

还没等他说下去,那边镇远侯一脸怒气,跪下向太子告定国公,表面是不敬公主,实则是质疑陛下从前的决定。

因为镇远侯出身商贾,贵妃就是他亲闺女。当年他自己参军卫国守卫边关,如今两个儿子依然在边关镇守。

当年身为河南首富的赵家因献出全部家财献给大周朝廷,也因此景明帝将赵家这一商贾之家封侯并厚赏。

如今定国公反复强调公主欲行商贾行为羞辱皇家体面,实则就是在质疑天子决定。

镇远侯话还没说完,太子妃的父亲当朝右相也带领一干臣子跪下附议镇远侯。

正当定国公被众人说得脸色如猪肝一般,御史台铁御史出列跪下,为六公主打抱不平。

御史言辞铿锵,却语气温柔:“回太子殿下,各位同僚,本官与夫人曾经与六公主有一面之缘。源自六公主曾经在街头救了一名差点窒息而亡的女童,并在得知女童和一群孩子是孤儿,住在郊区的济安堂之后,不仅自掏腰包资助济安堂孩子们的生活起居,更请来了教书夫子教那里的孩子读书认字,而且经常自己亲自去教那些原本是乞丐的孩子。”

“六公主虽身在皇室,却心系百姓。她做的任何事情,无不是为百姓着想。即使她想在皇宫里行商贾之事,却也是为了让百姓家不能读书的小女娘读书明智,以后更好报效国家。”

“殿下,各位,老臣以为六公主应该值得百姓爱戴,臣子尊敬,却不知为何连一个连生活常识不懂的无知妇人都可以随意折辱于她?老臣实在替六公主深感不平。”

林昭昭在民间的事情,朝堂上几乎没人知道,就连太子和后殿的景明帝今天也是第一次从铁御史那里才听说此事。

众人皆惊,也感怀不已,没想到本来锦衣玉食的公主还能不计琐碎麻烦、不怕别人质疑地坚定不移地为民发声。

众人同样震惊于这铁御史的立场,因为他向来都是站在百姓的立场,而不断地严格监督着朝堂百官,甚至当今天子。

而他今天却为公主发声,只能说明六公主的行为感动了老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