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秦司巫 > 6070(第21页)

6070(第21页)

提议攻打韩国,是一件很得罪嬴疾的事情,他的母亲是韩国公主,韩国,是他在秦国没有出路时的备胎国家,如若秦灭韩,或者重创韩国,对嬴疾而言,是件损失。

他是王叔,又是丞相,战功赫赫,手握重兵,秦国朝堂,举目望去,谁都不敢先站出来,提出此事,唯恐将来遭到嬴疾报复。

别人都不敢干的事,她就敢吗?

死孩子,尽坑人。

“公叔或许不会徇私,但韩人在秦为官的不在少数,就怕公叔不好应对他们,他毕竟是韩女之子,秦国重,母国也不轻,有些话不得不说。”

楚越点点头,心想这也未尝不是个返回朝堂的好机会。

“天下岂有贿赂臣子的君王?而且这些也不够啊。”

干这么得罪人的活,得加钱。

嬴荡听出楚越话中余地,当即道:“那寡人再送姊姊一份大礼如何,公叔离世已经两年有余,姊姊还年轻,若是此番白起能立下功绩,寡人便做一次姊姊的主,将你嫁给他。”

“你做我的主?”楚越竖眉,“你怎么做我的主,我可是长辈。”

嬴荡一笑,不甘示弱道:“我可是秦王。”

楚越叹口气,“好吧,大王。”

她连夜召集属吏与门客,对他们道:“楚国攻秦之际,韩国分明可以从楚军背后偷袭,却没有,以至于我夫战死,此仇,我母子誓报。”

属吏面面相觑,有人立刻劝道:“阴君,此事是否要从长计议。严君嬴疾,其母乃韩国公主,贸然提议攻韩,是否会”

楚越的态度坚决,“不,王上有意攻韩,却碍于王叔嬴疾,此时不为君王分忧,更待何时?”

门客们异口同声道:“愿为阴君效死。”

一切准备妥当,次日嬴荡便召集宗室、重臣,向他们提及攻韩,众人面面相觑,这时,楚越站了出来,先开口道:

“攻韩,入三川,收周室户籍、人口,挟天子入咸阳,号令诸侯,此乃先王未成之业,是我秦国大展宏图之必由之路,臣在宗庙占卜,攻韩大吉,神灵先祖,必将庇佑秦国。”

第69章宜阳秦攻宜阳,斩首六万

楚越第一个站出来,部分观望的臣子才肯发声,陈述攻韩之利,嬴疾劝了两句,说新王登基没多久,根基尚浅,且秦韩结盟已久,贸然攻打韩国,会让它倒向齐国。

他一言既出,楚越身后的属吏便站出来质问,没给韩人组织语言的机会,“丞相究竟是秦人,还是韩人?”

“大胆。”楚越假装呵斥属吏,“丞相当然是秦人,他是秦国的公子,怎会不为秦国着想。”

嬴疾被这句话堵住了。

再辩驳下去,恐落人口实,他只得置身事外,眼睁睁看着攻韩的战略敲定,嬴荡派甘茂为将,向寿同行。魏冉与白起也在甘茂麾下,听凭调遣。

韩国得知秦国大军压境,派遣丞相公仲侈率二十万大军前来支援。

宜阳,是韩国的开国之都,韩哀侯时才东迁往新郑,它是一座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既有铁矿,又占据地势之利,是韩国防御秦国的重要屏障。

宜阳破,秦军便可威胁东边的新郑,这就注定在宜阳问题上,韩国不可能有丝毫退步,

秦国要东出,必须控制崤函通道,宜阳是必经之路,秦国也不会退缩。

双方围绕宜阳,展开数次大战,秦军屡屡进攻,却不得胜利,韩军抵抗坚决,双方都死伤惨重。甘茂久攻不下,朝中反对的声音渐渐响起,嬴荡久久看不到胜利,心中也有些忐忑。

战败对政治家而言是致命的,尤其在秦国这么一个重视军功的国家,一个国君刚一上台,就打一个败仗,先不说败仗之后,造成的连锁的邦交问题,就单从战败这一件事出发,嬴荡的威严将扫地。

嬴疾正是从王位稳固的角度,劝嬴荡退兵。

若是趁着此时,秦国与韩国尚未分出成败,便行退兵,虽然白白耗费粮草,损兵折将,但好过大败。但另一边,是甘茂的信,他询问嬴荡,是否还记得出征时和他的盟约。

出兵之前,甘茂就和嬴荡分析过战争局势,这一定是一场硬仗,嬴荡必须坚定作战的信念,秦国才有胜利的机会,君臣二人在息壤之地盟誓,无论秦国国内出现任何反对的声音,嬴荡都不要理会。

刚愎自用的暴君,和英明神武的君王,只在一念之间,嬴荡不知该如何抉择,一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走投无路之下,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找到了楚越,楚越也正在天启阁中等着他。

她向这位和他父亲一样,年纪轻轻便掌握一国大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国内关系,同时心怀远大理想的年轻君王张开了手臂,温声为强压之下快要负荷不住的嬴荡打了一针镇定剂。

“大吉,秦军必胜。”

惠文王也好,嬴荡也罢,他们是看不到未来的,因此忐忑不安。

嬴荡肉眼可见的动摇,“此言当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