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朋友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郑千玉听得微微笑,他低声问叶森:“你觉得呢?”
叶森思考了一会儿,答:“是重逢。”
郑千玉:“为什么?”
叶森:“如果是分开,我会用很灰的颜色,这幅画颜色很多。”
郑千玉觉得叶森其实不算一个很没有艺术天赋的人,起码他现在表达出一种对感情的色彩倾向,这很像小孩,也很直观。
显然叶森也想知道郑千玉的看法,他没有直接问出口,只是在回答他的时候轻轻捏他的手背。
“我觉得是分别。”郑千玉道。
“在分别时拥抱,他们回忆起之前的时光,在这一瞬间迸发出来,所以会有很多颜色。”
对画的理解是很主观的,毕竟绝大多数画家都不会特地解释作品的用意。所以观众的每一种理解都很平等,不分孰对孰错。
不过显然叶森不是十分认同郑千玉的这种解读,他牵紧了郑千玉,默默把他带离了《满足》的装置前。
《阿特湖》的装置也做得很不错,有轻轻的、柔和的水潮涌动的声音。据叶森描述,场地做了较大的投影,将阿特湖的画面用光投在地面和墙面上,配合一些波动的效果,营造了湖面波光粼粼的感觉。
“叶森,你给我拍一张照吧。”
他们站在投影的边缘之中,就像站在湖边上,郑千玉轻声对他提出这个要求。
于是林静松很慢又很小心地牵他到地面和墙的交接,也是湖的中央,那些湖光正好打在他的身上。
郑千玉脱了外套给林静松拿着,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林静松后退到湖边,拿起手机来给郑千玉拍照。
他看着取景框里的郑千玉,他小小的,远远的在湖心之中,看向镜头,以及镜头后的林静松。
在按下拍摄的这一刻,林静松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痛楚,因为画面里的郑千玉看上去漂亮、健康,隐藏了痛苦。这完全就像他们从未分开的恋爱之中一次寻常、愉快的约会,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好了。
他想定格这一刻,可以粉饰所有让郑千玉难过的事情,又几乎想快一些结束,因为郑千玉看不见,一个人站得很远,看上去很孤独,林静松要尽快回到他身边。
他拍了四张照片之后就快步走回郑千玉身边,牵起他,身体贴得比之前要近。郑千玉没有察觉出什么,他问:“拍得好看吗?”
其实这对于他来说也没什么意义,只是难得有克里姆特的展览,郑千玉想留下点什么。如果只有他一个人,他不一定能鼓起勇气来。
“好看。”他听见叶森回答道,于是郑千玉又露出一种开心的表情。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从他们背后响起:
“千玉?郑千玉,是你吗?”
这个声音很惊喜,叫郑千玉的人从背后走上来,一手拍拍他的肩膀,像不敢置信一样,想要再次确认。
郑千玉慢慢地转过头去。
第37章Chapter37“要做吗?叶森。……
“是我呀!薛霖,是不是太久没见了,你都认不出我了?”
面前的青年轻拍郑千玉的肩膀,他又介绍起身边的女生:“这是夏鹊,还记得吗?”
因为他们表现得实在过于热情,离郑千玉很近,又有肢体接触,林静松想把郑千玉拉到自己身后护着。看他们的反应,他们应该不知道郑千玉的事情。
然而郑千玉只是怔了几秒,随后道:“薛霖,夏鹊,我记得你们。”
他们高中一起集训了一年,关系很好,薛霖和夏鹊当时就已经在交往了。毕业之后,两个人考上同一所美院。虽然和郑千玉不在一个城市,集训结束之后一直想要约见面,好几次阴差阳错地没见上。
他们有一个小群,群里还有其他几个在集训期间关系不错的同学。在郑千玉失明之前,他们一直保持着线上的联系。
“哎!太巧了,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你后来是不是换号啦?我给你发了好多好多消息,你都没有回……”
薛霖再次见到郑千玉很是激动,他的性格很阳光开朗,像只金毛小狗一样。高中的时候他很崇拜郑千玉,因为郑千玉有天赋又努力,画得又快又好,还会教他。
旧友重逢让他快有些忘乎所以,差点就忘记郑千玉旁边还站着个人。很高大,看上去和郑千玉关系很好,不过这对于薛霖是一个陌生面孔。
“这位是……?”薛霖好不容易止住自己滔滔不绝的思念之情,开始询问陌生的人名字。
“这是叶森。”郑千玉很平静地介绍他。
薛霖:“噢,你好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