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教会实际上是神明们意志的完美履行者,不但在为实现神明们的【秩序】而努力,还可以提供信仰之力这样的能量,对于神明来说确实很有用。
而且除此之外,在【秩序之战】中,教会也是神明手中重要的棋子,是他们在凡间社会中的代表。
教会在凡间发展的好,势力强大,那么就代表他们在智慧生物的影响力巨大,也就代表了神明的【秩序】影响力巨大,在【秩序之战】中领先了一步。
毕竟【秩序之战】中诸神战果的判断,只看两个方面。
一是世界的运行法则,环境如何。
假如世界百分之八十都是汪洋,宁静是世界的主旋律,那么【宁静与洋流之神】在【秩序之战】中就明显处于领先的地位。
二则是智慧生命的社会形态。
毕竟自然环境的秩序是【秩序】,生命的秩序自然也是【秩序】了。
如果秩序侧生命都信奉【宁静与洋流之神】的理念,信仰他,按照他的教义生活行动,那么【宁静与洋流之神】自然也能在【秩序之战】取得优势。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任的【秩序之主】【神圣与光辉之神】就是凭借着第二种方式成就七阶的。
或者严谨的来说,他就是靠着第二种判断标准在【秩序之战】中遥遥领先,凝聚了【秩序】权柄的。
这也是【秩序之战】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神明不是必须把自己的【秩序】完全实现才算取得胜利的。
只要遥遥领先,也可以成为最后的胜者,然后再反过来让自己的【秩序】成真。
上一任的【秩序之主】就是这样,【神圣与光辉之神】在成就七阶后,直接就把除了人类以外的所有智慧生物都打入了混乱一侧,让他们成为了魔物。
这样一来,在人类当中影响力最大的他的信仰就成为了秩序侧的主流。
而人鱼,魔鬼等存在也是在神明的庇佑下才没有完全丧失理智,沦为狂暴的魔物。
但作为【秩序之战】的失败者,他们就只能在旧大陆以外的地界苟延残喘,艰难生存。
要不是世界相撞事件发生,恐怕其他神明,包括他们的眷族都要被【神圣与光辉之神】抹去了。
不然又怎么会支撑到现在,参与新一轮的【秩序之战】?
脑海中浏览着相关的信息,李察也在思考着,自己该如何构建【秩序】。
他现在拥有着【财富】,【珍宝】与【掠夺】的权柄,因为没有诸如【洋流】那样的自然类权柄,所以他构建的秩序肯定要倾向于社会,也就是智慧生命的这个层面。
那么自然是要以【财富】为核心了。
于是很快,李察心中就有了一个想法。
“财富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也是秩序的表现。
每一枚流通的金币都是契约的具象,市场的脉搏即世界的呼吸。
如果万事万物都明码标价,那么混乱将不复存在。”
在李察的【秩序】之中,他认为财富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之所以世界上还有混乱,正是因为存在着数不尽的没有明码标价的存在。
天空上洒落的阳光,没人知道享受一个小时阳光要花费多少金钱;地中涌出的泉水,没有清楚租用两小时的泉水需要消耗多少金币;海洋中的盐分,没人了解收集海盐需要缴纳多少的税款……
在李察的【秩序】之中,他认为这些厘定不清,划分不明的存在才是一切混乱的来源。
假如一切都明码标价,天空中的阳光根据缴费情况洒落,土壤中的养分根据租用情况提供,河流的清澈程度按照不同等级收费划分……
那么万事万物都将清楚明晰,【财富】这把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是秩序本身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