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多数时候能通过球员具体表现来划分清晰职责。
大致来看,球场只是被分成了10块。
但隨著时间推移,追求愈发细腻的教练,对球场空间划分到20块到30块。
再多,更细反倒过犹不及。
追求越细,给球员安排任务和划分职责,对区域空间的利用將会达到更加令人髮指的精確。
这种看似概念类的职责分布,源自於球员能力的不同。
同样是踢中前卫,杰拉德与兰帕德可以被认为是实力相当的,但在不同区域的能力却不同。
戴飞对这一点的了解更加清晰深刻。
因为他能看到自己的能力具体数值。
像巴西那种自由奔放见机行事的进攻风格,跟欧洲足坛抑制天性压榨能量提高整体协作,是鲜明的对比。
马丁內斯对戴飞的恐惧便源自於他清楚地看到了戴飞在“空间”以及能力运用上的现象级。
给他在禁区前的空间,他就是“歷史级远射之王”
如果让他从边路內切,他没有强行去寻找射门机会,反而会將长传能力运用到极致。
对於观眾眼中戴飞迅捷盘带,灵活突破,这都只是为他製造对球门威胁或输送炮弹的底层基础而已。
马丁內斯看清了,所以才恐惧。
“我们在追求极限,可他一直以来都在打极限!”
追求永远是一个过程。
不是他一想到就能实现。
像他安排了三后腰,职责划分清楚。
但对区域职责划分多少会有弹性空间,总不能对手大兵压境,一群人衝进去,后腰却不回撤,那就相当於“死读书”把自己读成了傻子。
可这种“弹性空间”如何驾驭,需要经验和天赋类的大局观敏锐嗅觉。
蒂莱曼斯刚才便是积极可嘉,效果拉跨。
马丁內斯內心无法指望21岁的蒂莱曼斯突然成熟,此时只能鼓励,期望克罗埃西亚无法將进攻质量进一步拉升。
毕竟戴飞也只是一个人而已。
如果克罗埃西亚人人都和一样的话,那比利时恐怕已经丟球,並且毫无取胜希望。
德布劳內擅长组织,今天的场面下,他也在力拼极限。
盘带突破长途奔袭不是他的强项,更厉害的还是一脚富有想像力洞察对手防线破绽的传球。
当他在中线后方向前场输送直塞,克罗埃西亚中路两名后卫都没反应过来。
后撤中的洛夫伦看到足球外旋开始转弯,这才移动调整,却已经来不及,伸腿没能碰到足球的他扭头看见卢卡库从外线正在衝击內线。
斯特里尼奇身体对抗中吃亏,却在足球拐弯將要与卢卡库內切线路形成交集的瞬间咬牙放铲。
他这一脚下去,要是碰不到球,那就全完了。
因为另一侧的阿扎尔已经从维达身后露头!
所幸,斯特里尼奇的脚碰到了足球。
卢卡库调整线路继续前冲。
苏巴西奇衝到禁区有肋腹地,抢先一步將球解围出去。
比利时球迷捶胸顿足,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