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球员確实是情急之下的莽撞。
戴飞还记得弗格森在训练场上调侃斯科尔斯不会铲球,没活硬整。
时间流逝,节奏极快的攻防对决中,比利时球迷愈发心浮气躁。
儘管费莱尼与维特塞尔轮动能够打出一些威胁,但仅仅是製造克罗埃西亚防守混乱。
想要破门,终归需要把机会给有能力破门的球员。
像维特塞尔的远射打了飞机。
完全是在浪费机会,外加很伤士气。
当然,就如同不是每一场比赛都是战爭,也不是每一个机会都能在绝对理性下去尝试製造威胁。
克罗埃西亚遭遇对手不间断的犯规狙击。
戴飞屡次盘带推进,似是没把比利奇的话放在心上。
可比利奇看得明白他在做什么。
戴飞不肯降低强度。
作为场上进攻的领袖,驾驭整个团队的攻势节奏,努力提升质量是他的职责。
两球领先背景下颇有以身犯险的不划算。
可他显然更清楚,有时候退一步,场面有可能急转直下。
他已经算是比较克制,没有频繁地尝试爆速突破,那才是真正的悬崖走钢丝,不怕突破失败。
就怕在突破中被暴力犯规,那么受伤的概率毫无疑问会非常高。
之所以还有必要以身犯险,便是要將进攻质量儘可能地拉满。
他形成牵制,为队友创造更好的进攻环境。
原本佩里西奇,曼朱基奇可能在跑位接应中被对手跟防限制,发挥空间不大。
但有戴飞打威镊製造牵制效果后,比利时防线会更加被动,在禁区外想要拦截他们,
多半是要犯规。
比利时这边黄牌不断。
直接任意球机会,克罗埃西亚无论直接射门,战术配合,要么自己没打成,要么被库尔图瓦神勇扑掉。
“库尔图瓦今天真是神了!”
“要是没有他,比利时防线早就被轰成废墟。”
“比利时要换人加强攻势了!”
马丁內斯终究还是打出了角色调整的牌。
查德利登场替换下费莱尼。
登贝莱登场替换下蒂莱曼斯。
或许是两球落后的差距令马丁內斯彻底在比赛过了65分钟后可以放手一搏。
如此一来,比利时变阵433
即便查德利能够兼顾中场,但还是被推上了右边锋的位置。
马丁內斯应该內心清楚,在节奏如此快的较量中,指望查德利进攻踢边锋,防守变成中场。
那是一点儿都不现实。
比利时的调整对克罗埃西亚是锁定胜局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