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清了清嗓子,怎么可能是他自己故意的呢,明明是卫氏朝鲜不知好歹先挑的事。
【汉武帝刘彻再次发兵,准备灭了卫氏朝鲜,他将军杨仆带领七千水军和左将军荀彘带领五万陆军,水陆并进对卫氏朝鲜发动进攻。
但是此战开始并不顺利,荀彘的大军受到朝鲜大军的抵抗,战线一直无法推动。
本来荀彘的陆军要和杨仆的水军汇合的,如此汇合失败,压力全都转移到杨仆这,杨仆只有七千士兵哪里是朝鲜的对手,被攻破的杨仆只能撤退到山区。】
汉武帝刘彻再次皱起眉头,他没想到汉朝后面的将领能力如此差,还不如李广等人。
【汉武帝刘彻见战事不妙,于是派使臣去和朝鲜王卫右渠谈判,卫右渠也知道朝鲜不是汉朝的对手,于是愿意投降。
卫右渠让他的太子去长安觐见,但是卫右渠害怕汉朝使臣再半路杀人,于是让太子带了一万人马。
而汉朝使臣和荀彘看着朝鲜太子带了一万人马,又觉的朝鲜王根本不是诚心投降。
于是要渡江的时候,汉朝使臣就要求朝鲜王子把兵器放下再渡江,而朝鲜王子一听汉朝的要求,更觉的对方图谋不轨,于是带兵回去了。
在双方的互相猜疑中,汉朝此次招降失败。】
汉武帝刘彻深深无语,既然敬酒不吃那就吃罚酒,打!
【于是杨仆和荀彘两人只能继续打,但历经了几个月仍旧不能破城。
并且在攻打过程中两位将军还出现了分歧,杨仆率领的士兵少且又被朝鲜大军打败,因此他不想继续进攻,还是想走和平路线招降朝鲜。
但是荀彘手下却有五万精兵,他自然是想要灭了朝鲜立下战功。
两位大将的分歧被朝鲜利用,朝鲜单方面派出使者和杨仆讨论投降的时候,因此杨仆更不配合荀彘攻城。
朝堂那边看着战事迟迟没有推进,于是汉武帝刘彻派公孙燧作为统帅来处理战事。
公孙燧一到,荀彘就把杨仆不配合的事情说了出来,于是公孙燧和荀彘怀疑杨仆要叛国。】
汉武帝刘彻的眉头越皱越深……
【公孙燧就下令抓了杨仆,将两路大军合为一路。
眼看汉军的实力大增,朝鲜内部发生了政变,他们杀死了朝鲜王,然后投降汉朝。
汉朝终于收复了朝鲜,并设立了四郡,然而战事虽然胜利,但是汉武帝刘彻却非常不满此次行动。
派去招降的使者卫山因没完成招降的任务,被处死。
公孙燧则因为没有处理好两路大军的关系,导致内讧,也被处死。
荀彘因为只顾着自己的军功,不考虑大局,同样被处死。
杨仆因为不配合荀彘,同样被处死。】
汉武帝刘彻听着几人的下场,觉的这几个人死的不怨,都该死。
【路人甲】:真是薄情寡义的汉武帝,没用的人全部处死。
粉丝路人甲真是不分对象的吐槽。
【汉朝处理好南部政权,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又出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