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长兄掌权,我们这些人才有好日子过。
弟弟愿意为长兄效犬马之劳,日后长兄的事就是我的事。
长兄让我参谁,我老五绝无二话!
太子属官听了我的委屈,也跟着大骂楚家,跟我细数这些年楚家欺负过东宫多少人,做过多少糟心事。
完了又数落起了剩下那几个皇子,说他们对太子殿下十分不恭顺,就是不如五殿下您懂规矩!
这次五殿下让他们吃了个哑巴亏,宫里宫外,谁不暗中叫好?
等我们几个骂完了,太子才开了金口。
他道,如今楚家也不好动,父皇尚且得顾忌着些呢。
但日后护着你些却是不难。咱们天家血脉,何苦和外戚置气?
五弟聪慧,又识大体,偏偏命途多舛。
如今咱们兄弟齐心,还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一番话说完,我已是泪眼汪汪,满口都是亲哥。
22
投靠太子的确好处不少。
吃喝花用借着各种办事名义走东宫的账,攒钱快。
有史书读,有卷宗看,有不解的地方总能找到人请教。
往日那些对我爱答不理的小吏,如今知道我帮太子做事,迎来送往都恭敬许多。
太子排行老大,好名声,出了名的礼贤下士,实际上有些心窄。
对那些不如他的、依附他的、捧着他的、崇敬他的、让他有面子的,他向来宽宏以待。
对那些某处强于他的,他态度就有些不咸不淡了。
难怪明明身为嫡长子,又有储位,手下却没什么能人。
所以我做事,就喜欢自己先做大半。
等只剩下些简单的小问题,再装出一副愁得要死要活的样子,哭天抢地拿去向太子请教。
或者专门留点显眼疏漏,等着太子挑出来训斥。
太子又恨铁不成钢又摇头叹气,骂我何时能独当一面。
实际上却次次受用,眼看着越发器重我了。
上次我给楚家赔礼后,皇帝面上没说什么,后来另找由头发作了楚家一场,撸了他家几个官,收了楚氏姻亲的一半兵权。
又把楚皇后斥责一顿,骂她教子无方,活像七殿下不是皇帝的儿子。
楚家憋屈难言,但七皇子和楚榭顶多在宴会上排挤我些,朝堂上不阴不阳地刺我几句,却也不敢再明着找我麻烦。
23
也不知太子从何处寻来的木头属官,书读得不错,脑子却不好使。
整日禀报什么「太子殿下啊,近来东宫贪腐之风太过严重,不能不管」,「钱财不够,必须想办法开源」,「人才太少,没什么可用之才,这可如何是好」,「二皇子三皇子沆瀣一气,不得不防啊!」「七皇子跋扈,又有楚氏相助,来者不善!」
净是一些废话,难道太子心里没数吗?
难道他不知自个儿穷、不知他那几个弟弟在后面虎视眈眈吗?
他要是知道如何一劳永逸,还用等到今天?
下属把难题扔了出来,太子拿不出一个主意,便有损面子,在众人面前显得不那么英明神武。
太子的英明神武有所折损,当然看这下属也越发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