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窃巢鸠 > 第6章(第3页)

第6章(第3页)

可三个月后,浈州太守却上奏说,庸州的流民仍大批涌往他们这些相邻的地方,几乎成作乱之势。

于是皇帝打算找个人,去庸州赈灾查账。

庸州太守此人是皇帝同乡,当年一同起义的情分。

他独子因替皇帝挡箭而身死。此后太守便再无子嗣。

任谁一眼都能看出,去庸州查账是个苦差事。

按规矩严办了,必定会凉了其他功臣的心。

众人跟着皇帝打天下,可不就为了自己日后的富贵荣华?

如今皇帝得了天下,却要拿功臣开刀。

哪天功臣生了怨气,闹起事来,查账这位未必不会被皇帝推出去当息事宁人的筏子。

可若任由庸州太守贪墨,最后百姓被逼得造反,何尝不是一桩值得杀头的大罪?

更何况,那庸州太守和本地豪族又不是泥捏的。

要是狠劲上来,去查账的可怜虫有没有命回来都不好说。

干得好了平白得罪人,干不好了要赔命,好处又没多少。

几个被点名的大臣都百般推诿,太子的妻弟却站出来,笑呵呵举荐了我。

太子妻弟的意思,那就是太子的意思了。

朝堂上登时人人赞同,没有说不合适的。

我一没有母族相助,二没有皇帝宠爱,三朝中无人,四没有岳家。

人年轻好骗,还是个皇子。

如今连背后的太子也不保我了。

我不去庸州,还有谁能去呢?

不过太子这招卸磨杀驴实在有些难看。

东宫众人颇为兔死狐悲。

到了我临行那日,居然有不少来给我送行的。

我对他们谢了又谢,谈到太子只是叹气,却不肯说一句不满。

他们也跟着我一同叹气,送了又送,这才心事重重地回去了。

进了马车,娆娘皱眉问我:

「殿下在东宫向来谨慎,为何要急着对付二三皇子,出这个落不着好处的风头?

「如今又和太子离了心,唉,这事闹的!」

我拍了拍她的手背。

「去庸州固然凶险。可那又如何?在另一件凶险的事面前,庸州还不算什么。

「世上之事总会有些弊端,但只要利大于弊,就尽可以去做。

「至于利在何处……等我们从庸州回来,你便知道了。」

27

庸州田间的水还没有完全排干,四处泥泞,路边堆了不少流民遗骨。

可到了接风宴上,席上却珍馐美馔,管弦丝竹。

还有几名美婢盈盈福身,端上几盘黄金,美其名曰程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