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点装,有点特别讲究精致的那种感觉。
就比如,会敷粉,喜华服,然后在公开场合动辄就一顿之乎者也地狂放输出,颇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
但有意思的是,还不能只看这些浮夸的外在追求,去贬低这些古代士子,因为这些人中,很多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也有品性端正的……
比如宋智。
一想到宋智,沈商凌对着镜子略略一顿:
这位老朋友,好久没见到了。
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面,再共事。
等到他过去王府正厅,一眼就看到,屋内几位或坐或站的士人打扮的人,正对着那边墙上挂着的书画作品指点谈论着什么。
这时,闻青檀也赶了过来。
那几位士子一见他们,立刻过来见礼。
见礼的同时,几人视线又飞快在沈商凌身上打量过,眼底都有些好奇和疑惑。
他们几人,是没见过沈商凌的。
这位西陵名士的名头,他们倒是听说过,本来一介西陵名士先给人做了男妾又成了王妃的事,他们也只是猎奇谈论。
只是上回这位王妃,去罘州途中,经过安州时,不止给安王献了奇药,救了安王世子,竟然还送了安王一些书籍。
就是这些书籍,一开始安王还不以为然,后来听闻整个安王府都传疯了,还有人抄出来……
他们这几人,就是看了抄出来的那些书籍,才被震撼到了。
《西游记》他们一拿到手就疯狂传抄,分人分章地传抄,在最短的时间内,大家几乎都赏阅到了这本奇著。
结果,谁知安王这里,竟然只有上半部!
下半部呢?
他们看完都急地脑心挠肺的,一度怀疑是安王府的人故意藏着。
后来安王府赌咒发誓真没有,他们这些士子才真的信了。
余下的那些书籍,也是一本本叫人爱不释手,放在枕边书架侧,累了拿起一本看一会,真觉得,这辈子都没有过这般兴味。
比起来这些书里的东西,外面市井间流传的、寺里和尚讲的那些俗变、变文什么的,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两者的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
反复赏阅过这些书籍后,他们开始心心念念着下半部的《西游记》。
且,定北王王妃能有这些书籍送给安王,是不是代表,王妃手里的书籍更多,更全?是不是就有《西游记》下半部?
或者别的神妙之书?
一旦想到这一点,他们就恨不得能立刻从罘州找回更多的书。
只是罘州艰难,听闻十村有八村都荒着,去了那里,一路上不知得多坎坷,且还有半路被抢的风险……
就算到了罘州,听闻定北王又是个暴戾性子,读书人在他面前,略说的一句不合他意,这定北王便拿鞭子抽人。
甚至动不动就将人砍得人头落地。
敢去罘州,得有莫大的勇气。
他们这几个士子,就是难得为了好书不惧生死的人,就有莫大的勇气。
商量之后,便结伴前行。
临行前,还跟在安州的朋友郑重道别,几乎是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心情到了罘州。
其实他们几个也不是莽夫,也是读书人里心眼明亮的一些人:
一来,他们觉得,陆骁若是真厌恶文士,那沈商凌怎么可能做他王妃?
二来,安王这人太过谨慎,谨慎虽好,但太过了便缩手缩脚,于乱世中,谋大事怎能惜身?安王,不像是乱世之雄主。
第三,明慈大师和聂天师,竟然都在罘州。
这几点,就让他们有心亲自过来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