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锦衣月明[探案] > 第232章(第1页)

第232章(第1页)

景暄和点点头,和众小旗一起下山了。

*

景暄和先派小旗到义庄找衙役打探那仵作的消息,自己则是来到了顺天府衙。

锦衣卫们在前面开路,景暄和信步走到了衙中,府衙里的角落种着一棵银杏树,这银杏树屹立在这里有几百年的光景了,此刻被皑皑的白雪盖住,不复往日的光彩。

景暄和永远也忘不了,她第一次踏入这里是一个秋天,银杏的叶子金灿灿的,柔和的阳光从叶子的缝隙落了下来,在阳光中,金色的叶子像点点繁星点缀在枝头,微风一吹,叶子层层叠叠地落下,徐徐展开了一副金色的画卷。

那时,落叶缤纷,阿呆正抱着臂,靠在树下打盹,嘴里还叼着一根狗尾巴草。

仿佛感应到有人来了,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是她,有些发怔。

而她一身男装,朝他微微一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过往的记忆扑面而来,她仿佛站在时光的长河中,默默地望着以前的自己与以前的他。

树枝上的白雪落到了她的头上,景暄和只觉得脸上一冰,终于回过神来。

打探的小旗从义庄回来了,一进门,他便急匆匆地说:“景大人,衙役说那仵作确实是在顺天府的县衙做事,名叫马添。”

“马添?”

景暄和没听过这个名字,当时她在县衙当捕快时,县衙里只有一个年迈的老仵作,耳聋眼瞎,所以验尸她经常自己动手,还能验的准确些。

正巧何捕头回来了,见顺天府衙围满了锦衣卫,何捕头有些发憷,又见领头的是景暄和,才微微安心下来。

“景大人,你们来府衙是有何事?”他迎了上来,脸上挂着笑。

这么多人在场,他自然不好再叫她“阿暄”,便一本正经地叫“景大人”。

景暄和朗声道:“何捕头,如今县衙的仵作叫马添吗?之前的老仵作去哪里了?”

何捕头:“马添是才来的仵作,之前的老仵作年纪大了,被他儿子接回乡下享福去了。这马添倒是个安静人,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只是我感觉,他好像很缺钱的样子。”

景暄和:“哦?何以见得?”

何捕头:“仵作是贱职,没多少人想干,马添的父亲是一个读书人,却没有考取功名,就这样病死了,马家还有几个弟弟妹妹,马添是老大,只能放弃读书,来外面赚钱,可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捉襟见肘。

在老仵作还在时,他拜他为师,让老仵作教了自己些验尸的本领,才在县衙开始当差的。一个月前老仵作回老家去了,他开始独当一面,只是平日里只从家里带一个馒头来吃,私下里也接些埋尸丧葬的活计,我看他养家压力大,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景暄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家住哪里呢?”

“就住在城西甜水胡同里,第一户挂着葫芦的人家便是。”

“多谢。”

景暄和拿起绣春刀,便要离开,何捕头却叫住了她,“景大人,您要我查的事,我正在干,已经排查完了城西和城南,可惜的是,那两处没有发现工匠,我明日便去城东和城北排查。”

“有劳何捕快了。”景暄和微笑道。

*

城郊,射箭场。

徐芃敏一身白衣,翻身上马,她近日得了匹黑马,几乎整日都泡在射箭场中,不知疲倦地练箭。

“驾——”

她骑着马,在经过箭靶时,搭起弓箭,凤眸微眯,直直地将箭射了出去,正中靶心。

射箭场的雪每日都会被仆役清扫,所以即使外面的路上有冰雪,射箭场中却是光洁平整。

射箭场旁边有个演武场,每日一大早,演武场都会有新兵在操练,隔着一道樊篱,士兵们震天的操练声传来,徐芃敏屏气凝神,高坐于马上。

射箭场边,男子坐在亭中,隔着一道纱幔,正在喝茶,目光却落到了马上的女子身上。

徐芃敏之前都忽略了那道目光,可是这次,却骑着马,来到了亭子边。

男子似乎没想到她会过来,对身旁的仆从耳语了几句,那人便出了亭子,对徐芃敏抱拳道:“徐小姐,我家主人有请。”

徐芃敏背上仍是背着弓箭,进了亭子,对男子施礼道:“臣女徐芃敏,见过兴王。”

兴王抿了口茶,道:“徐小姐竟知道我是谁?”

“兴王气度高贵,普天之下也甚少会有第二人能够有这般的风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