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随霍去病出征至小月氏的校尉都被封为左庶长。
赵破奴、高不识及仆朋更是被加以封侯,上一次带领全军获得大胜,得以大规模受封的还是他的舅舅长平侯卫青。
无数人感慨江山代有人才出。
不过这时候大概依然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是一个属于卫霍的时代。
在他们面前,群星也要暗淡无光。
只有成为骄阳的汉武帝,才能驾驭他们,才能在他们面前不失本色。
(弹幕曰:换作你带宋,皇帝就是那些群星璀璨的文臣武将的陪衬。)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战后,伊稚斜单于恼怒于浑邪王多次的败绩,于是想将其召至单于庭而后诛杀。
浑邪王得讯,马上联合休屠王等筹划投降汉朝事宜,并遣使告知汉廷。
天子得到讯息后,担心这是诈降,于是在秋季命霍去病率大军迎接浑邪王等。
在汉军渡过黄河,抵达浑邪王大营附近时,浑邪王麾下部分降众不愿投降,密谋逃跑。
在这样紧急的关头,霍去病再次展现他惊人的魄力和勇气,他率部驰入匈奴军中,与浑邪王相见,斩杀企图逃亡的军士八千人,“降异国之王三十二”。
随后,霍去病先将浑邪王单独送往长安,再统领其部众四万余人归汉。
这一役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匈奴进犯。
朝廷于是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戍守的兵力,这也使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得到宽缓。
虽然大汉日新月异,足够富裕,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但是在以人力为主要动力的古代,徭役依然无法避免。
而匈奴被大大削弱,驻军得以减少,兵役自然也就得以缓解,这称得上功德一件。
也正是经过这一战,汉朝彻底控制了河西地区,也为打通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匈奴更是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在一次次的大战中,匈奴节节败退,而大汉气势如虹,军民上下一心,都想要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彻底击垮匈奴,让匈奴从此不再有奢望战胜大汉的机会。
是以,隔年春天,皇帝再次发动大军,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命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人,兵分两路,跨漠远征,共同打击匈奴。
由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后,与伊稚斜主力正面遭遇。
当时有神兽白泽随军,天气晴好,风和日丽,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大败匈奴,斩首两万余,并且还活捉伊稚斜!
天子大喜,为卫青再度加封。
彼时,霍去病率五万骑兵,以将军李敢等为大校,出代郡、右北平郡,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乘胜追至狼居胥山,而后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