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 红楼聊斋之世外仙姝 > 第129章(第1页)

第129章(第1页)

慢慢地,三仙洞灵验的说法就传扬开来。

到了年底,连在通州码头下船,从全国各地赶赴京中准备翌年恩科的学子们也有所耳闻了……

是缘是孽(一)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宝马香车塞途,珠翠绮罗溢目,因趋近年底,京中繁华不减,喜气愈盛,所以贾王氏病逝的消息猛不丁地暴出来,人们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虽然生活充满了各种利益计较,可人们还是向往真善美的,换个时间段,像贾王氏这种做了坏事还传得满天下皆知的,人们除了叹一句“报应”,也会觉得人死万事消、人死为大什么的,对她宽容几分。可如今新帝即位的喜庆还没过,又要准备过年各种祭神祭祖的活动,最是忌讳触霉头——要说天下人千千万万,没个能保证哪天不死人,可问题是贾王氏“名气”太大——这样的人死了,会不会煞气晦气也大?

怎么“祸害遗千年”这话到了贾王氏这里就不中用了?!接了讣闻的免不了暗啐了一声,忙往那佛寺道观多做了趟消灾解难的法事,至于前往吊唁……呵呵,随便找个借口推了就是。

王夫人做人太失败,身后事清冷早在贾母意料之中。摆在她面前为难的是,谁来操办这丧事?平日里的中馈还可叫赵姨娘料理,可这与外头交际往来的名堂还得当家主母出面才妥当。论起理来,该由血脉最为亲近的长房出面——

“活着我都不管了,还管她死啊?”贾赦一口拒了。

贾赦深恨王氏,不愿给她吊唁,邢夫人和小张氏就更不可能去了,最后勉强派了个二管事前去打了个转,要多敷衍有多敷衍。

贾琏连个信都没有,似是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自此,京中无不知道荣国公传下的这两房是完全撕破脸,没有情份可言了。

外人隐约知道他原配长子之死与王夫人有关,除了几个迂腐的卫道士嘀咕了几句,也没哪个出来指摘他这个被母弟欺压了半辈子的“可怜人”。

荣国府对王夫人的死无动于衷,林家就更不用说了。世人眼中,贾敏是真的死在了王家人手中,且死后灵魂也不得安息,而林家却只对贾政一房视同陌路已经是仁义无比了,易地而处,谁又会是傻白甜继续与之亲戚往来?!

道理贾母不是不明白,只是一想到孤立无助的小儿子,就心疼得无以复加。对大儿子的冷血无情和林家的不近人情就更不满了。只她也知道如今林府当家的不是自个的女儿……自己说的话,人家愿意听是给面子,不愿意听自己也没办法!

罢了,这果也是王氏自己作的。

贾母想起王夫人也是只有厌恶没有欢喜,要不是顾虑到儿子孙子,管她什么体面不体面呢,眼不见为净最好。林家如今也是贾家最体面的亲戚了,与其耗干了最后的情份用在死去的王氏身上还不如留给宝玉。

考虑再三,也没强求人家参加丧礼。

只是看着哭成泪人的宝玉,她深深叹了口气,起身往宁国府,求了王熙凤前往主持丧事。

王熙凤很想拒绝,王氏是什么人,名声臭到全庆阳朝都知道,去给她主持丧事很有面子么?但贾母说得对,她是贾氏宗妇,与王氏又是姑侄,不管是论还“贾”是论“王”她都责无旁贷,难道再叫人嘲笑贾家以妾做妻,叫赵姨娘一个小妾去操办主母的丧事?

再丢不起这个人。

“算了,死者为大。”人死如灯灭,再看不上王氏,她也要为贾氏一族的名声脸面考虑,还有王家姑娘……她们再经不起连累了。

有了王熙凤,王夫人的丧礼总算办得有模有样。但也只是规矩而已,上门吊唁者寥寥无几。真个来了也是行色匆匆,倒省了宝玉不少折腾。他是真伤心,也是真守礼,没有做出原著里秦可卿去世时的荒唐事。

贾母是真心疼爱这个孙子,怕他伤了身子,一日几次叮嘱身边人仔细照料,见他人没什么精神,吃睡上却还正常,待人接物仿佛也稳重了许多,不由心下欣慰。暗忖,早知王氏死了可以叫孙子知道长进,何必拖这许久?!

然而贾宝玉的变化除了贾母还有一个人在时刻关注着,那就是灵界的警幻仙姑。

自从太虚幻境被破,气运回归天道,类似四大家族这样被布局设计流失气运功德,眼看就要日落山的家族得回了天道的补偿,气运基业倒灌,又隐隐有了振兴的契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