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有人知道吗?”又一次提出一个英文名词之后,郑教授满脸的遗憾不似作伪,这位奶奶辈的人露出留守老人般的表情,引导,“猜一下也行呢?”
有人站起来,逗乐一样猜了个字面解释,离谱程度不亚于音译外语,明显就是捣乱的。
郑教授笑骂他两句,正要揣着遗憾进行下一个环节,却看到第一排有人举了手。
小老太太自己上课就是坐着的,因此也不爱让回答问题学生站起来,对其他学生来说,经常是回答问题的人都说完了,别人还没找见到底是谁在答题。
“这个词我印象不深,但另一个名词和它很像……”
几乎是声音刚响起来,众人就锁定了答题者。
也只有平秋鹤了。
他坐在第一排,就像他现实里的成绩一样,绝大部分人只能在后面看着他的背影。
京阳也是其中之一……却也并不相同。
原先在这个位置,他看向前方的目光向来是锐意进取、且被竞争心态裹挟的。细细想来,这竟然是他头一次从“竞争者”身份中抽离,在课堂上去看平秋鹤这个人。
戴着他新命名的“嬷嬷滤镜”。
清冷的声音不急不缓地叙述,从一开始的词根猜测,说到一篇谁也没听过的相关文献,简述文献摘要后又做总结,中英混杂地大致给出了解释结论。
虽然在郑教授看来,他这种中英混杂的解释法有种初入茅庐笨拙,但不可否认,他说对了绝大部分。
郑教授以他的解释为蓝本,用更专业且书面的话,给了大家最终答案,看到台下年轻孩子们恍然的神色,微笑道。
“这是一项新兴技术,很大可能,在未来,这你们一部分人硕士、博士乃至奋斗一生的研究方向……”
下课铃响起,小老太太拒绝了同学帮她接水的心意,自己捧着茶杯笑眯眯出去了。
京阳在座位上发着愣,航工这个专业他本就没那么大兴趣,报这个专业也是另有原因,但平秋鹤刚刚抽丝剥茧的解释,忽然让他对这个专业生出了些出于好奇的兴趣。
“航工1班的那个平秋鹤好厉害啊……感觉知识面都跟我们不是一个层级。”
教室里聊天的声音传入京阳耳中,他心想,确实。
另一个人说:“你跟人家比啊,人家有家学渊源的。”
京阳扯起耳朵。
“啊?他家是搞这个的?”
“对啊,我是他高中同学,家长会上见过他爸……”
京阳顿时抬头寻找声音来源,看到一张陌生的脸,正想一拍桌说你是哪门子高中同学,忽然想起,平秋鹤转来他们班是高三,这个说话的陌生人,恐怕是人家前两年的高中同学。
气势刷一下垮了,京阳忽然有种输了的感觉,一闪而过。
“哇,他爸航天工程师啊?”听者羡慕。
“哈哈,不是。”讲述的人语气古怪起来,声音有意无意地放大。
“去年年初,有个大学曝出航工硕导教授性骚扰你记得不……”
“那是平秋鹤他爸。”
嗡的一下,这句话就像陨石一样砸进京阳脑海里,他下意识望向第一排的方向。
说闲话的人离着前排还远,但没有压低的声音想传过去,根本没有障碍。
至少很多人听见这话都停下了手上的事,有些寻找八卦来源,有些直直看向平秋鹤。
名字里带了“鹤”的男生依旧脊背挺直,修竹一般,背对着所有人,对这些话充耳不闻。
京阳脑海里的时间线刷地串成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