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说:
财神日,祝各位小可爱新年发发发,旺旺旺!数钱数坏点钞机!
你全家都是军阀(24)
转眼,十年过去了,终于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玉笙带着一队人马悄无声息地入了城。
当年那两名被玉笙半胁迫着结了盟的军阀,现在已经成为了段家的部下。
玉笙当然没有撕毁合约主动去攻打他们。
只不过,随着玉笙这些年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齐头并进的迅速发展,直接结果除了玉笙地盘上的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之外,也让他们地盘上的人口大量流失。
谁都不是傻子,人往高处走,能过好日子为什么不往玉笙的地盘上跑。
而玉笙来者不拒,上个世界没用上的很多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都被她拿了出来,如今她的地盘内完全不存在吃不饱的情况。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不够的,毕竟粮食成熟需要时间。
但玉笙不声不响地就搞了把大的,狠狠坑了周边各省市的米商们一把。
她故意将己方地盘内的米价哄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价格。
如此便引得外地米商纷纷将粮食运到她的地盘上来卖。
可她这时候开始放出仓库中的存粮,让米价重新跌到比正常价位甚至还低一点。
如此,那些千里迢迢运来的米便卖不出那么高的价格。
可让他们再运回去这一来一回的运费又实在太不划算,只能就地卖掉,至少保证不亏钱。
就这样,玉笙以低于市场价的价钱收购到了大量粮食。
对米商来说,虽然是白跑了一趟,但也没亏钱不算多大损失,但对周边的军阀们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粮食总量就那么多,玉笙这边的多了,他们那边的自然就少了。
等到入了冬,自己地盘里真的闹了饥荒,有些个脾气暴的军阀便直接对玉笙开战,打算硬抢。
结果玉笙一边战力碾压,一边用早就雇好的人在对方地盘上宣传段大帅那边量是足够,百姓生活富足,只要肯投降,都能过上那样的生活。
这仗自然是没法打了,因为民心散了。
这世道下的士兵可不如现代社会的军人那样有信仰,有纪律,以保家卫国为己任。
他们当兵多是为了讨生活,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怀。所以军心实际上也是民心。
玉笙这边就以安置拖家带口的逃兵为主,以打仗为辅。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来多少她收多少,就安置在她反攻下来的县城里。
对方彻底傻了眼,不得不举白旗投降,毕竟再打下去,地没了不说,人也要跑光了。
玉笙当然不介意他们投降,但停战可以,割肉的停战条约得签起来。
粮他们没有,土地会触及他们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