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日,玉笙晚上依约去常宁侯府见了晏平乐。
当然,没忘记带上她那个喜羊羊面具。
看着进出侯府如同进出自家宅院的玉笙,晏平乐很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样一位高人,可不是常宁府那些侍卫能够对付得了的。
玉笙对她的懂事很满意,尤其有了甄招妹这个对照组。
果然什么东西都要有比较才能看出优劣。
玉笙开口第一句话便是:“书看的怎么样?”
“看完了,但有些地方不是很理解,您愿意给我讲讲吗?”才十三岁的小姑娘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亮。
玉笙点点头,详尽地替晏平乐答疑解惑了一番。
当然,对于晏平乐孔子是谁这样的问题。
玉笙用糊弄学的最强技能应对了过去。
她说:“现在还不是你知道的时候,时机到了,你自然会知道。”
临走前,玉笙指出了重点篇目,让晏平乐熟读并背诵。
同时还附赠一沓《论语》相关的注解类书籍和考卷。
系统:天呐,那个可怕的,疯狂给人送试卷和辅导书的恶魔又再次出现了!!!
“我五天后再来。”丢下这句,玉笙再次没入夜色。
晏平乐过了很久才想起来自己居然都没有问这位高人叫什么。
主要是她接受了一晚上高强度的知识灌溉,脑子里被塞得满当当,乱糟糟的,跟浆糊一样。
但不得不承认,这几个时辰的教学让她受益匪浅。
就是……
晏平乐看着桌上那厚厚的书籍和考卷,感觉到了压力。
玉笙教学有三宝:做题、答疑、背诵全文。
得亏晏平乐是个非常想读书但又苦于无法读书的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也不知道别的老师教学是什么样的。
所以对于玉笙的魔鬼教学,她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总之,虽然没搞什么拜师礼,但玉笙和晏平乐建立起了稳固的师生关系。
一个求知若渴,一个满腹经纶,但凡对方想知道的,想学的,玉笙都会尽心尽力的教,不会藏私。
就这么教了一年多,四书五经都教完了,玉笙估摸着晏平乐现在的知识水平考举人可能有点难,但考个秀才应该问题不大了。
而且,她掐指一算,哦不是,是在炮灰的一再催促下,觉得自己也差不多该回京城去布置一下事情了。
晏平乐得知她要走,当场懵了,然后眼泪就跟拧了水龙头似的,哗啦啦往下流。
——
作者有话说:
本来豪气的写了一贯钱,后来依稀感觉不对,去查了一下,发现一贯钱是1000枚,重约三公斤。哈哈哈,不了不了,这得缠着腰上。
男德男德,歪瑞古德(8)
玉笙当下改了口道:“为师又没说不回来了,只不过接下来会比较忙,可能得一两个月才能来见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