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现代社会举办一场大型活动都有无数变数。
何况在古代施粥这样大规模的,面对灾民这种情绪非常复杂脆弱的人群的群体性活动?
这其中会遇到的变数真是相当多,让没有能力的人组织的话,只会比不搞更糟。
远没有她看过的那些小说和影视剧里描述的那么简单。
灾民们不会非常有素质的安安静静地排着队,他们会吵闹会拥挤,会想方设法多占一点便宜……
所以,施粥的第一天,二皇女特地调来了一队孔武有力的侍卫来镇场子。
但光是震慑显然是不够的,果然在她宣布粥棚施粥的规则时,便有人不耐地吵闹起来。
侍卫当然不是摆设,当场上前,直接亮了刀子。
逼退想涌上前众人,然后将吵得最凶的几人揪出来按倒在地,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一顿板子。
直打得那些人鬼哭狼嚎,而这显然最动听的杀鸡儆猴之声。
等打完了板子,早候在一旁的大夫走上来给那人治伤。
二皇女则振臂一呼,承诺念在此人是初犯且也是心忧家人,所以她该得的米粮不会少一份。
但若还有人想和他一样,不仅要打板子蹲大牢,家人也会受牵连直接被驱逐出去。
这一手恩威并施,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下来,效果拔群。
二皇女这才接着宣布施粥的规矩。
粥棚会按照单双日来划分,双日男人来领粥,单日女人来领。
一家派一人来领即可,官府会根据登记情况,派发全家口粮。减少体力消耗,节约粮食。
小孩和老人不可来排队,以免造成磕碰或者走失。
对于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者,官府会派专人送去口粮。
安排得细致又合理,而且安排的理由都说得清清楚楚,让人挑不出毛病。
没人再闹腾了,都按照规矩该留的留,该回的回。
留下的都安安分分地按规矩领取该是自己的那份口粮。
二皇女身边原有些嫉妒玉笙一来就完全让二皇女言听计从的谋士,这下是心服口服了。
她们出身高贵,从小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连田间地头都未曾踏足过。
更别说这种灾后场景了。
方才见那么多灾民一股脑涌过来,她们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当真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但眼看着所有的情况都在这个黄三的预料之中,而按照她提前给出的预案,竟真的成功化解了所有问题。
若是在朝堂上,她们或许还能和“黄三”辩上一辩。
但身处如今这环境,她们是真的束手无措,偶尔提出几个建议也都是纸上谈兵,说出来她们自己都汗颜。
施粥第二天,果然如黄三所言,抓到了不是难民却想混进来领米粮的人。
这在她们看来不可思议,一碗粥而已,何至于呢?
但它就是至于!而且还抓了不止一个。
难怪黄三来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难民的情况全部登记在册,按登记册来发放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