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这才顾上无夷,笑着说道:“贤婿,你尚且不知,如今天庭都上下可是恨你得紧。都抱怨你起了头,让他们日日忙着给人族消灾赐福、牵线生财呢。”
“哦?”无夷有些诧异,“近年小婿忙着修整黄河,倒未曾顾上天庭,这是从何说起?”
龙王得意地捋捋龙须,他就知道,他认识的所有神仙加一块儿都不比他消息灵通。不过想到无夷也是为了守着敖丙才没往天庭去,心中对无夷也更是亲近。
因而笑道:“封神量劫不是选了一批神仙入职天庭?王母本以为神仙齐全了就能得人间供奉,却没想到人间没什么反应。她这才明白过来,在人间,想要供奉、香火,就得先办事。所以下旨让所有神仙听取民意,彰显天庭。”
无夷闻言冷笑道:“这有什么好抱怨的,想要什么,不付出怎么行?还有脸怪我,看来他们这素质也不怎么样。”
这话让龙王大有感触,他因为身带神职,少不得时时上天庭述职。因而很知道那群神仙刚到天庭就险些造反,还是玉帝王母拿着封神榜、又借用打神鞭,这才彻底制服了他们。
不过倒也有不在榜的神仙。只是他们虽不大听话,对人间的事倒是很积极,玉帝王母便随他们去了。如今的天庭才有了香火鼎盛之感,就是神仙们一个个都显得有些憔悴。
待宴散之时,龙王复又提醒道:“贤婿是水德星君,乃水正神之首。我等龙族自是以贤婿为先,只是尚有新神分到你手下。你作为主官该抽时间上天庭,约束管教。”
无夷本不欲上天庭,但龙王如此说他便答应下来。况且他也有些好奇那些神是怎么在背后说他,让和他们不太熟悉的龙王都知晓此事。
敖丙一朝突破便是心满意足,化为原形缠在无夷脖颈处,远远看着像是青玉项链一般。
北天门处的天兵远远看见无夷过来,连忙行礼道:“见过星君,久不见您回神府了。”
无夷笑道:“人间事杂,不好丢开手。且住,本尊自行回府即可。”
待无夷离开后,一旁的天兵才问道:“统领,这是哪位星君,我怎么不曾见过?”
“此乃水德星君,又是黄河水神,神府就在咱们北天门附近。他修为高深,德行出众,只是忙于人间事务甚少上天庭述职罢了。你刚上来,未曾见过他也是常事……”
敖丙转了转身子,笑道:“这天庭里都是熟面孔,参战的大多都被姜子牙塞进封神榜了。”
不光是为西周而战的神仙将领,还有不少是为殷商效力的人。不过想到殷商死了不少忠臣良将,倒也说得过去。
无夷笑着顺了顺他的鬃毛,至神府后便命仙侍将他手下的水部正神名单送来。仙侍心中暗道,水部的水神们一个个懒散惯了,如今星君回来,尚不知他们会作何反应。
他这般想,又遣人通知各个水神府邸,要他们前来拜见星君。
无夷只翻看着手中名单,见除了先容、降寒、永源及龙王等,还有十来个未曾听过名字的神仙。他有些奇怪,凡间行云布雨大多是龙族去做,偶尔太旱了水神也会施咒下雨,怎么还有这么多水神?
正思忖间,尚在天庭的水神们听闻水德星君正在神府,便接二连三地赶来。无夷也未拿架子,见他们有心拜见就让仙侍将他们引到正殿,一一上茶。
他一露面,众神便一齐见礼。目光被无夷脖颈上绕着的小龙吸引一瞬,很快就收回目光。
无夷颔首回礼之后,方道:“诸位不必拘礼,都请入座吧。本尊掌管人间水域、水族、行云布雨、冰雹霜雪,论理无需这么多水神,其中有何缘故?”
众神皆知他久不上天庭,是以并未诧异,只面面相觑,看谁愿意上前为星君解惑。先容见状,自持与无夷乃是旧识,便拱手上前。
他道:“星君,先时天庭神位充裕,陛下便颁下旨意。凡是为人间降雨,须得陛下法旨,由水德星君接旨,派遣风、雨、雷、云四部正神,按法旨拟定的时间、区域降雨。这数十位神仙并非水神,而是分属风、雷、云三部。”
说完,此三部的神仙便上前一一见礼,说明姓名、神职、来历等,好让无夷知晓。
无夷问道:“本尊不在时,是由谁承接圣旨,为人间行云布雨?”
降雨一部分靠天时,一部分则是靠神仙施法。
人族诞生之初,大多都是自然降雨。待人族学会耕种之后,先是人神为了让粮食丰收,特意学了布雨咒为人族布雨。后期则是龙族接管此事,不仅调节雨量避免洪涝,还会按着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决定雨水大小、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