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他们要澄清吗?怎么现在光说递交证据,一点动态都没有?”
陆东桥把手机一甩:“他就是在拖时间。”
“这种事,他只要一天不澄清,外界就会一直猜。”
“这对我们有利。”
谢云昕坐在边上,没插话,低头翻着手机,看着评论区还在讨论她和清源案有没有关系。
“东桥,这事闹到这地步,还继续?”
“当然。”
“他那套材料真要放出来怎么办?”
“我们有备案,他那批早年资料时间戳虽然早,但只要我们能搞到比他更早的副本,就能抢先锁定‘最早版本’。”
谢云昕抬头:“副本从哪来?”
“你忘了?当年你不是也参与写了一版初期技术说明?虽然你只签了底层逻辑,但你那份也能掺进去。”
“你是说。。。。。。”
“我们安排一个‘专家团队’,匿名分析旧资料。”
“只要他们能出一篇‘从时间上判断,铭创版本略后于某国际结构’的论文,就能把话语权拉过来。”
谢云昕眉头紧了一下。
“你确定这不会翻车?”
“翻不了,他们现在太想赢,肯定得出手。”
“只要他们主动晒证据,我们就能对照着打。”
“到时候不管真假,只要质疑声音够大,他们就得洗不清。”
她没说话。
但没说“不同意”。
当天下午,知乎上一篇新文章悄悄挂上热榜。
作者是认证为“医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标题很刺激——
【铭创清源资料是否存在时间顺序争议?技术角度探讨】
内容细致分析“图纸提交时间戳是否可信”、“不同样本版本生成机制是否存在伪造空间”,最后得出一个模糊结论:
【基于目前材料,仍无法百分百判断早期结构源头,但存在一定‘先发争议’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