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翻看了这么多资料之后,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家庭副业中,搞兔子养殖确实是个优选。
虽然他们身处草原,周围都是养牛养羊的,但是这些都是大型经济动物,不适合家庭养殖。
而作为常常被家庭养殖的鸡鸭,在经济效益上也是被兔子压着打。
鸡鸭一般都是作为肉类补充养殖的,但是同样的肉鸡肉鸭吃差不多的饲料,产出的肉是比不上肉兔的。
更不要说兔笼叠层摆放,节剩空间,养二十只鸡的空间,足够养下两百只兔子了。
看着写满一张纸的兔子养殖优势,陈以南陷入了沉思,他想以家兔作为自己经济动物养殖课题的研究对象了。
研究课题有了方向,但是他还差一个人跟他一起做这个课题。
“不知道那姑娘愿不愿意合作?”
陈以南作为技术员,平日除了研究课题之外,还需要负责疫病防控、品种改良、技术推广以及应急响应这些。
让他抽出时间特地搞家兔养殖,属实是为难他。
所以,打从一开始,陈以南就是想要找个人跟他合作完成这个课题。
他作为畜牧站技术员,提供技术场地,甚至是官方的支持,而合作方就是用心地养兔子就好了。
而在有了想法之后,陈以南心中立马就有了一个人选,那个捡桦树皮的小姑娘。
有养殖经验,还懂点技术,养兔子也有热情,看她说话应该还是读过书的,好交流。
真是天选合作对象。
就是,他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一般人家都有正经的工作,就算养兔子也不可能全心全意扑在上面。
更不说能按照他的要求,每天记录兔子的一些养殖数据了。
“哎,不好办”,长叹一口气,陈以南还是先把那张纸收了起来。
要是有机会再见面,再问问那姑娘的意见吧。
折了两折,陈以南把纸放进了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中,又把记事本再塞进了胸口的口袋中。
放好后,他拉过面前的书,准备再看看的时候,响起了一声敲门声。
见敲门的是站长,陈以南赶紧站了起来打了一声招呼:“站长。”
“嗯,坐”,畜牧站周站长走了进来,坐到了陈以南旁边的那个桌子那里。
“小陈啊,你来站里半年了,也就去了牧场一两次吧。”
陈以南点了点头,有些羞愧:“是啊,去得确实不多。”
“你是高材生,大学生,我知道搞科研也是你的任务,但是咱们畜牧站毕竟要面向生产,要接地气,科研和牧场交流的工作,要两手抓”,周站长语重心长地说道。
“确实”,陈以南知道自己确实去得少了,便主动请缨:“站长,马上就到冬季了,我申请参加保畜越冬工程。”
“好,就等你这句话”,周站长很是高兴,今天冬天格外冷,周围几个牧场都向他申请技术员交流指导,奈何站里人手实在是紧缺了,不然也不会找上这位大少爷。
“今年,你就负责跟乌兰塔拉牧场的保畜越冬工程对接,如何?”
陈以南一听,居然是李长富李兽医所在的牧场,答应得更是干脆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