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女匠 > 逃离三(第2页)

逃离三(第2页)

又一年春天来临的时候,隔壁张府的二女儿将要远嫁。卓母听闻,便带了贺礼携卓玉前去道喜。这位张家女儿比卓玉大三四岁,卓玉幼时曾跟在她身后和她玩闹。后来她长大了,有了少女心事,便不耐烦和卓玉这个小崽子混在一起,卓玉又被石雕吸引,终日在家里摆弄石头,和她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感情也逐渐冷淡。可如今她要远嫁,也许是唇亡齿寒、也许是同命相怜,卓玉内心生发出一种强烈的哀愁。她坐在张家姑娘的卧房里,看着这位曾经的姐姐向她展示自己出嫁的衣裙,忍不住眼含泪光,含混地问道:“你要嫁去哪里呢?”

张姑娘的头颅似乎被凤冠压得抬不起来,她低声答:“洧川。”说着,摊开一张舆图指了指,“就是这里。”

卓玉循着她的指尖看过去,从家乡的这个小点到洧川的那个小点,曲折蜿蜒,足跨过了半幅画卷,她眼泪落下来,“为什么要嫁那么远。”

张姑娘深吸一口气,故作轻快道:“亲是三年前定的,当时他家还在京城,不远的。谁知道半年前,他父亲调任,他们举家迁去了洧川。他没有过错,我家也不能退婚,那么,我只能嫁过去了。”

“这样远的路,要走多久啊。”

“嫁妆太重,我们乘船走水路,大约两三个月能到。”

卓玉的目光重又落在舆图上。一条宽阔的河流贯穿东西,连接着沿岸大小城市,忽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琢州——它正在洧川上方,是到达洧川的前三站港口。

卓玉的脑中朦胧地闪过一个想法,试探地问道:“乘船的话,沿途需要补给的吧。”

张姑娘道:“自然。船队会在经过的大港口停泊补给。”

大港口。卓玉回忆起自己在各个风物志中了解到的琢州的地理环境——临水靠山,物产丰饶,水路四通八达,是景澜江及其支流上所有城市的水运枢纽,是个大型港口无疑。

她脑子里的那个想法逐渐清晰、成型,露出危险的全貌。卓玉为这个念头感到兴奋和恐惧,几欲战栗。她深吸一口气,佯做平静道:“带我去看看你的嫁妆吧。”

张姑娘的嫁妆停放在后院仓房中,俱是紫铜包边的红木箱子,长宽约四五尺,足有十二抬,里面盛放有布匹、床被、器皿、金银、喜烛、首饰等物。卓玉默默盘算着:够了。这个大小的箱子,足够她容身了。

张姑娘启程的日期是四月初五,距现在还有月余。从张府回来,卓玉便开始着手实施她的计划。首先是准备足够的干粮,卓玉断断续续从厨房偷拿出若干饼子、糕干,及一些干燥不易腐坏的食物,攒了鼓鼓囊囊几大包袱,藏在储藏冬衣的橱柜里。衣物极尽精简,算上身上穿的,只有春夏秋冬各一套。再来是她的宝贝们,一套刻刀、几块这些年来收集的花纹特别的石头,还有几块金银稞子。最后她又给母亲、翠儿、孙先生和师父分别留了书信。给母亲、孙先生和师父的信主要是感谢和告别——当然,对自己的去处只字未提——给翠儿的则为她安排了出路。她怕自己走后翠儿会因为没看住她而遭受父亲的责罚,便把自己的所有首饰都留给了她,告诉她若是想离开卓家,可以当了这些首饰去自谋生路,若是不想,就去寻求母亲的庇护。她已在给母亲留下的那封信件中恳求她看顾翠儿,母亲心善,必不会苛待她。

一切准备妥当,四月初五日,她借口与张姑娘告别,又去了趟张府。张府预备女儿出嫁,诸事繁忙,熙熙攘攘,因仓房又堆了许多新置办的东西,一些不甚贵重的嫁妆被搁到了院子里腾地方,有几箱连锁头都没有。卓玉见了,心中大喜,直道天助我也,心不在焉地找到张姑娘寒暄几句便溜回了家。

卓玉又是激动又是忐忑,好容易挨到入夜,其他人都睡了,她背起一早准备好的行囊,拎着鞋,光脚从卧房溜了出去。

借着月色,她穿上鞋子,先去杂物间搬出一架之前物色好的梯子,拖着梯子艰难移动到与张家相邻的那堵高墙边,搭好梯子,笨拙地爬了上去。墙顶离地面三四丈高,卓玉骑在上面,前胸背后冷汗涔涔,夜风吹过,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她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父母的卧房上,那里漆黑一片,显然主人已陷入沉睡。她眼前浮现出母亲的睡颜,心头忽而涌起离愁别绪,她就要远行,可却不能和亲人告别,今天睡前见的一面,也许就是今生最后一面。。。。。。她缓缓扫视过黑暗中卓府的整个院子,每一处熟悉的角落,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强烈的留恋。

但是,走吧,走吧,她不能留下,她不该在这里等待嫁给一个令她害怕的夫君,她没办法放弃那只要想想就让她感到快乐的雕刻技艺。

卓玉心一横,在眼泪掉落的同时,奋力横过梯子,将它搭在张家的那一侧。

她爬入张家后园,迅速把梯子藏进一处茂密的矮树丛,按着白日里的记忆摸到堆嫁妆的那处空地,寻出一个装得不甚满当的箱子,掀盖钻了进去。

满怀心事的卓玉本以为自己今夜注定无眠,然而在箱内漆黑的密闭空间中,她很快迷糊过去。半梦半醒,昏昏沉沉间,有什么东西噼啪作响,炸得她耳膜作痛,紧接着她感到自己腾空而起,像漂浮在波涛汹涌水面的一叶扁舟般晃晃悠悠,于是她清醒过来,意识到这是嫁妆箱子被人抬起,而那噼噼啪啪的声音是鞭炮在轰鸣——送嫁的队伍出发了。

母亲、兄长和父亲是否站在街上看热闹呢?他们有没有发现她已经不见了?他们怎么会想到,就在这嫁妆箱子之内,藏着他们即将离家远走的亲人。

隔着木质箱子的厚壁,纷杂的、削弱过的各种声响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马蹄声、脚步声、说话声,闷闷的,像这箱子里的空气一样,让人胸口滞涩。

卓玉撑住箱顶,想顶开一条缝隙透透气,可箱盖竟变得如有千斤,无论怎样用力都只能掀开手指宽窄的一道,卓玉心知这是箱子被麻绳捆了起来,一时没了主意,心跳如鼓,后又想到自己随身带着一套刻刀,到了嫁妆无人看管时便可从内割断绳子,这才安下心来。

透过这窄窄的缝隙,卓玉看到自己被抬过家乡的大街小巷、熟悉的、不熟悉的、可能从今以后再不会经过的。看到港口、港口上停泊的船只、通往未知前路的宽阔河流。她随着送亲队伍被搬上船只,感到船缓缓开出这片自己生活了十三年的土地,觉得身体里有什么东西在这一刻断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