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被天幕背刺就算了,朕现在跟你站在一块被后人戳脊梁骨。
【事实上,张九龄是对的,牛仙客后来被调到中央之后,所有的事都听李林甫的,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除了那个和籴法,他再也没有干出别的什么政绩了。有些人适合边疆,有些人适合中央,或许牛仙客在边疆才能真正发挥自己价值。】
[啊,原来是这样啊。]
[感觉如果不是朝廷有李林甫,牛仙客也不会唯唯诺诺,不过这都是我的猜测。]
[要是这样的话,还是把牛仙客放在边疆吧?]
[哎,那要是这样,后来节度使手里权力大了,牛仙客得多牛逼轰轰啊。]
[再说一遍不要给节度使太多权力,不要放权给他们!李隆基懒死了自己不想干活儿。]
李隆基依旧在认真记笔记。
边记边比照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他没有放权给节度使,他完全没有。
张说尚且还在世的时候,天幕就已经提醒过他了,那篇笔记他现在还能背下来呢。
历史的错误他不会再犯。
绝对不会。
李隆基拿着绝对认真的态度,就差指天发誓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至于这个牛仙客……
刚刚那些不大清醒的激动兴奋已经渐渐消散,李隆基开始重新评估牛仙客的能力了。
“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
“再也没有干出别的政绩……”
牛仙客从惊吓的情绪又跳转到担忧的情绪。
心脏依旧在跳。
他这心脏一天天的,也真是忙的要死。
陛下知道他没干出什么政绩,日后还会对他委以重任吗?
担心了一会后,牛仙客又觉得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天幕将他捧的太高,他才应该担忧。
现在天幕话锋一转,更像是把飘乎乎的他给拽了下来。
站在实地人就安稳许多。
至于天幕说的,他没有干出别的政绩。
这就交给时间吧。
张公的事情不就证明了天幕所说也并非完全准确吗?
牛仙客没有因为天幕的话沮丧,反而他的斗志更被激起,跃跃欲试想要干出一番政绩给李隆基看看。
他就算走到高位,也该凭自己的真才实干,而不是天幕寥寥两句虚言。
【一向耿直的张九龄会一直这么强硬下去吗?他没有。他之前用一篇《白羽扇赋》以扇子自比。李隆基给他送了一把白毛扇子,张九龄就写道:“当时而用,任物所长。……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而何忌?肃肃白羽,穆如清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
【这赋的意思是,鸟儿失去了羽毛,做了这把扇子,可扇子只有夏天的时候才能得到主人的使用,而气候一过,扇子就被主人扔进了筐中,看都不看一眼。虽然主人是这样对待扇子的,但是扇子依旧怀着感激之情。这是以扇子自比,尽管恩宠不再,陛下不再重用我,我依然会感念陛下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