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和李林甫在宦海沉浮,一个唱罢,一个登场。但这随着他们二人在宦海沉浮的并不仅仅是这两个人的命运。张九龄做宰相的时候,还提拔了一个他非常赏识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佛”,王摩诘,王维。】
[啊,居然能讲到王维。]
[我太爱王维了!]
[是王维把我炸出来了,我粉的诗人必须有牌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最喜欢他的这句诗。]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读他的诗,读了以后就能平静很多。]
天幕的话引起了大殿上短暂的骚动。
“王维是谁?”
“他在后世这样有名吗?”
“快看啊,突然出现了好多的弹幕。”
“听说这是张公赏识之人,你可听说过张公还赏识谁了?”
“咱们有同僚叫王维的吗?没有印象啊?”
“那是大名鼎鼎的‘诗佛’啊,能得这种称号,想必很厉害吧?”
“就是单看这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已经能感受到他的不凡了。”
所有人把目光齐齐放在了张九龄的身上,以眼神示意询问他:张公,王维是谁啊?
张九龄脸上难得是迷茫恍惚。
他在自己的脑子里翻找许久,始终没寻到一个叫王维的后生。
他对着齐刷刷发着光的眼睛,摇了摇头。
众人表示不相信。
天幕说了呀,这是张公你提携的晚辈,有人才不要藏着掖着,拿出来大家一起看看啊。
李林甫深深看了一眼张九龄。
没看出来啊,正直如张公也会干出这种私藏人才的事情。
这是什么意思,留着当后手对付他?
人才不早早拿出来培养,只能被捂坏了。
就是李隆基,也坐直了身体,往张九龄的方向看去,满脸询问。
无他,那句“大名鼎鼎的诗佛”,以及铺天盖地的弹幕实在太过让人震惊。
就是贺知章出现的时候,都没能产生这样轰动的效果。
他实在好奇,这样一个才子究竟是什么样子。
张九龄百口莫辩。
他并未藏着什么人才,就是有这种能引起后世这样轰动的人才,出于惜才之心,他也该早早拿出来才是。
再说了,是这种惊世之才,就是不用他提携,步入官场哪怕片刻,也是该崭露头角的。
不至于到现在都没什么动静啊。
而此时长安城的崇仁坊因为放榜挤挤攘攘,被裹挟在人群之中的王维脚不沾地,随着人群流走,一身气度难得因为环境消失了大半。
周围是喧嚣的叫嚷,肆意的交谈,甚至还有小贩的吆喝远远传来。
人群里的王维一双眼眨了又眨,两眼震惊。
大名鼎鼎的诗佛,这是在说他吗?
后人这般激动,皆是为他?
【王维,又叫王摩诘,王右丞,我们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他的诗。但或许,大多数的人对王维的了解,也仅仅只是他的诗。王维是个怎样的人呢,首先他家世很好,他出身于唐朝五大门阀士族之一的王氏,他的母亲崔氏也是北方豪族,父母双方可以说是强强联合。】